犀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灰犀牛踏破次元壁从AO3事件谈同人文
TUhjnbcbe - 2023/2/24 8:15:00

引子:“蝙蝠”无心漫舞出圈,“灰犀牛”踏破次元壁

*粉丝与同人圈的冲突发展至今已到了堪称惨烈的地步:从亚文化圈层的网络骂战,到

网站被锁

波及众多创作者,再到文化界、商业界受到的震动……可以说,在这次事件里,没有一个人是赢家。中国当代同人创作将何去何从,资本时代亚文化圈如何与他者共处,在被商业文化裹挟的进程中如何更好地融入主流文化……这些关键性的问题更是无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

这些天看了很多对“事件”的评论文章,绝大多数从粉圈文化的角度进行批判,而对同人圈往往仅作为背景知识稍作介绍。网络上同人圈轰轰烈烈的“大团结”口号并未引起公众多少注意,目光所及的标题部分,主语总是“*粉丝”如何如何。这一方面确实道出了“天下苦粉圈久矣”的公众心声,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了确实没多少人懂同人的尴尬现实。作为一个同人圈中人与同人文化研究者,我想从同人视角重新审视这次史无前例的冲突事件。

在我看来,这是一次必然发生的“灰犀牛”事件。表面上看,事态最终的发展只是《下坠》一文惹恼个别*“唯粉”而突然降临的“黑天鹅”;但从同人视角观之,其实质却是同人文化在十余年间不断大众化的进程中逐渐“礼乐崩坏”,尤其是在资本与媒介联合推动下急剧扩张导致的一个典型的“灰犀牛”事件——风气在日常中悄然改变,人们逐渐对风险习以为常,乃至视而不见。与*粉丝的冲突则是事件的导火索,时隔多年再次引爆了一直以来深埋在“真人CP耽美同人”中的暗雷(CP:英文Coupling,指人物配对),并在粉圈不懈地出圈打压下,最终炸翻了整个同人界。这是三次元的粉丝踏出圈层,

利用外在力量对二次元同人圈的一次降维打击,

同时也是同人圈逐渐舞出次元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次破壁阵痛。

《陈情令》剧照

“真人CP耽美同人”——一只天然跨圈的“蝙蝠”

年似乎和“蝙蝠”有什么不解之缘,本次事件的直接原因也要从一只天然跨圈的“蝙蝠”说起。

在粉圈,它是粉丝文化鄙视链的最底层,受到各方排斥的“CP粉”;在同人圈,它是不被承认的边缘的边缘,小众之小众,欧美称之为“RealPersonSlash”简称“RPS”,在国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称呼,本人按照其核心要素,姑且称之为“真人CP耽美同人”,后文简称为“真人耽美”。可以说,真人CP粉与真人CP耽美同人是一对一体两面的双生子,而且甫一诞生便带着“原罪”,被两圈视为“异端”、“异类”,大加排斥。

如果将一切简化到极限,所谓的“原罪”可以被简单地概括为“不纯粹”。粉圈与同人圈都是以年轻女性为主体的文化圈,“纯洁”、“纯粹”历来是少女文化推崇的标准。在这个标准下,粉圈以“唯粉”(即某一个团体中只喜欢某一个成员)的爱最为“纯粹”,因而站在圈层鄙视链的顶端。而CP粉所“萌”实质上并不是两个明星的真人,而是对二者的某些经历、互动、肢体语言、眼神等过度解读的自我幻想。对CP粉而言真正重要的是挖空心思地努力“嗑糖”,也就是“编织”CP的“甜蜜”关系。普通粉丝在意的明星真实的性格、喜好、观点、婚恋等在CP粉眼中反倒没那么重要——这种在粉圈中堪称另类的“爱”理所当然被视为“异端”,排斥在鄙视链的底端。至于同人圈,最为“纯粹”的当属“原著向”同人,至于连“原著”都没有,只靠捕风捉影幻想的真人耽美则最“不纯粹”,地位最低。

然而具体来看,与站在明面上的粉圈不同,同人圈的实际情况更为复杂晦暗。同人创作是一种依附于“原著”的二次创作,本身便因其天然的版权桎梏,始终处于灰色地带。这也造就了同人圈尊重“原著”、不得营利、抵制抄袭、设置门槛、严禁宣传、隐秘排外等一系列出于自我保护而设立的圈子潜规则。其中耽美同人目前已占据同人圈的大半江山,但横跨同人、耽美两大亚文化圈的性质亦令其禁忌多多:除了同人本身版权、著作权及商标权等禁忌外,耽美同人将“原著”中男性人物的性向写成同性恋,不免有“歪曲虚拟人物形象权”之嫌,很容易冒犯原著作者及其普通粉丝;再加上耽美文化长期被公众误解,被打上“变态”、“病态”、“色情”等标签,只能在私密小圈子内隐匿自保。“圈地自萌”的口号便是“耽美”和“耽美同人”圈最早提出的,意指“不打扰其他人,只在私密圈中自我娱乐”。至于天然横跨“二三次元”——“粉圈”“同人圈”,“同人圈”“耽美圈”的真人耽美,因其多重跨圈的“不纯粹”而有着最多的禁忌,长期被排斥在同人圈的边缘,仿佛生活在隐秘洞穴中的“蝙蝠”,只能在黑暗中活动。

异类、违禁与争议——同人视角下的真人耽美

从同人视角来看,真人耽美是同人中的“异类”。它没有同人创作的核心——文本意义上的“原著”。

纵览世界同人文化发展史,无论欧美的FanFiction、日本的动漫同人志还是中国的同人文创作,都是一种以原著“文本”为核心,粉丝二次创作的衍生品。同人视角下的原著是一个虚构的文本意义上的二次元世界,原著粉丝对二次元世界真实的“爱”与“萌”激发了同人创作的冲动,最终将粉丝对原著的种种欲求通过补遗、续写、评论、二次设定、重新聚焦、恶搞颠覆等等手法,以二次创作的方式呈现出来。其叙事语法可以归纳为“同人=原著文本+粉丝欲求”这一基本范式,虚构的“原著文本”是一切同人创作的基础。

而真人耽美则以“真人”为原型,将非虚构的三次元空间中的真实存在,人为地拉入粉丝幻想的“二次元世界”。其叙事核心是“三次元的真人个体”而非“二次元的文本世界”,这种异质性既是对真实与虚构的模糊,也是对同人基本概念与规则的公然挑战。

本质的迥异导致同人圈往往将真人耽美视为一种“违禁品”。尤其是它违反了同人创作第一铁则——“尊重原著”。“尊重原著”即尊重原著的精神内质和初始设定,其中最重要的底线是尊重原作虚拟人物的性格形象,严禁OOC(outofcharacter,即角色走形)。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虚构人物的文本解读允许不同的读者视角存在,因而虚构人物可以被解读出不同的性向,耽美同人在这个立场上是有其存在的合法性的。而真人耽美中幻想的绝大多数原型皆为明确的异性恋者,创作他们的耽美同人便意味着从根本上扭曲了“原著”/“原型”,各种如双性同体、男男生子、跨性别者、兽化、娘化、性转等“同人二次设定”更是严重的对“真人”的“OOC”。换言之,真人耽美“萌”的是三次元真人在粉丝“有意曲解”与“重新编码”下OOC了的禁忌幻想故事。

各种意义上看,真人耽美在世界同人文化圈中都处于一个尴尬的边缘位置,至今仍存在诸多争议。学界对真人耽美的态度不是缺乏

1
查看完整版本: 灰犀牛踏破次元壁从AO3事件谈同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