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金瓶梅人性的幽暗,在这细微之处被揭露
TUhjnbcbe - 2023/1/19 22:42:00

西谚有云:“魔鬼在细节中。”最是细节见人心。

在《金瓶梅》的前六回中,我以为作者对细节的把握最见功力,人物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都值得你反复琢磨,越琢磨又有味道。人性的幽暗,在这细微之处被揭露得淋漓尽致。怪不得王尔德说,

“我认识的人越多,我越喜欢狗。”

在《金瓶梅》第二回中,当潘金莲开窗时失手打了西门庆之后,西门庆正要发怒,却发现打他的却是个绝色美人,他的怒气一下子就被抛到爪哇国去了,不仅如此,临走的时候,他还

“那一双积年招花惹草,惯觑风情的贼眼,不离这妇人身上,临去也回头了七八回,方一直摇摇摆摆遮着扇儿去了。”

临走之前,还要回头看潘金莲,看个七八次。郎有情,妾自然就有意,潘金莲对西门庆也是含情脉脉,她心里说:

“当时妇人见了那人生的风流浮浪,语言甜净,更加几分留恋:“倒不知此人姓甚名谁,何处居住。他若没我情意时,临去也不回头七八遍了。”却在帘子下眼巴巴的看不见那人,方才收了帘子,关上大门,归房去了。

这边回头看了七八次,那边就在帘子下面痴痴地站了很久,直到“眼巴巴”的看不到人,才转身回去。“此处无声胜有声”。两个都做,两处描写就暴露了他们的心。

这边西门庆回到家里,坐卧不安,为了勾搭上潘金莲,他一反常态,一天之内,三次到王婆的茶摊,有意无意地跟王婆闲聊,他先问王婆

“西门庆道:“干娘,你且来,我问你,间壁这个雌儿是谁的娘子?”王婆一顿卖关子,最后说,“街上卖炊饼的武大郎。”西门庆的表现很耐人寻味,他马上

“西门庆听,跌脚笑道:“莫不是人叫他三寸丁谷树皮的武大么?”

最开始,西门庆还有些顾虑,怕勾搭不上潘金莲。一听这么绝美的女子竟然是武大郎的妻子,西门庆立刻来了自信。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也要比”武大郎”强上许多。他的“跌脚笑道。”分明表示,此时的西门庆,信心满棚。觉得自己一定能把潘金莲勾搭到手。而且他还说,““好一块羊肉,怎生落在狗口里!”

通过这样的细节描写,我们分明可以看出,此时急不可耐,满脸写满欲望的西门庆在得意的笑,他觉得自己胜券在握。

话虽如此,在初次和潘金莲见面的时候。故意问金莲,她的夫君姓甚名谁的时候,立刻变了一副嘴脸,他笑着说:

“原来是武大郎娘子,小人只认得大郎,是个养家的经纪人,且是在街上做买卖,大大小小的不曾恶了一个,又会赚钱,又好性格。”

这明显是恭维潘金莲。有意思的是,在《绣像本》中,这句话被改成这样

“西门庆听了,半日不做声,呆了脸,假意失声道屈。妇人一面笑着,又斜瞅了他一眼,低声说道:“你又没冤枉事,怎的叫屈?”西门庆道:“我替娘子叫屈哩!”

在《金瓶梅词话》中,西门庆还假惺惺地对武大表示尊重,虚伪的说金莲找个好丈夫。

而在《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中,分明刻画出一个色欲攻心,急不可耐的西门庆。人性的复杂就在这个细节中,被揭露得淋漓尽致。

当王婆给金莲介绍西门庆的时候,西门庆故意说

“王婆道:“不是老身说是非,大官人宅上有许多,那里讨得一个似娘子的!”西门庆道:“便是这等,一言难尽。只是小人命薄,不曾招得一个好的在家里。”

婆子道:若有似大娘子这般中官人意的,来宅上说,不妨事么?”西门庆道:“我的爹娘俱已没了,我自主张,谁敢说个不字?”

有趣吧,西门庆的这番言语,像极了如今的渣男,渣男们在骗不谙世事的小姑娘时往往喜欢鼻涕一把,泪一把地诉说自己的婚姻不幸。看来,渣男这招,几百年前就有了。

这几处细节,分明告诉潘金莲,自己对她是动了真心,是真心实意地爱着潘金莲。不光如此,王婆故意对金莲说,西门庆家

“婆子道:“这位官人,便是本县里的一个财主,知县相公也和他来往,叫做西门大官人。家有万万贯钱财,在县门前开生药铺。家中钱过北斗,米烂成仓,黄的是金,白的是银,圆的是珠,放光的是宝,也有犀牛头上角,大象口中牙。”

通过这样的语言和细节描写,在潘金莲的心目中,西门庆风流俊俏,饶有家财,最重要的是,对自己一见倾心,他真的是自己中意的人儿,看来这个姻缘要落在西门庆的身上。潘金莲与武大郎根本没什么感情可言,她自已主动追求武松,结果招来武松的一顿训斥。恰在此时,西门庆的出现填补了金莲在感情上的空白。这样的相遇虽然有些不道德,但却总是让我想起张爱玲的那句话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西门庆勾搭潘金莲,实在是中国文学史上不能回避的经典镜头,尽管它不那么道德,但作者在此处却写得极好。特别是细节描写,让人拍案叫绝。读过《金瓶梅》的人都知道,西门庆勾搭女人基本上都是按照勾搭潘金莲的路子来的,先是偶然邂逅,西门庆看上眼了,然后找一个类似王婆的中介,去游说勾搭对方,最后一拍即合。西门庆从来不用暴力手段,只是用手中的金钱外加中介的花言巧语。这中间,就有无数的细节描写值得人反复咂摸。在这反复咂摸中,人性的幽暗被揭露得淋漓尽致。这种文笔,后世文人真得顶礼膜拜。

怪不得张竹坡在点评《金瓶梅》时写道:

“未读《金瓶梅》时,文字如是,既读《金瓶梅》,文字犹如是。此人直需焚其笔砚,扶犁耕田为大快活,不必再来弄笔砚,自讨苦吃。”

《金瓶梅》是我国文人独立创作的第一部世情小说,在明朝的四大奇书中,《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都是由民间传奇、神话故事改编而成。《金瓶梅》故事虽来自《水浒传》中的“武松杀嫂”片段,但小说情节与《水浒传》交叉的部分少之又少。

它最大的诟病是书中出现了几千字少儿不宜的内容,在长达一百多万字的长篇小说中,这部分内容可以忽略不计,可如果彻底删除,会影响小说的连贯性。即便是少儿不宜的内容,也写得精妙绝伦。

评价任何一部小说,最核心的还是人物形象塑造。人性是复杂的,《金瓶梅》最可贵的地方在于真实,它将人性的贪婪揭露得体无完肤。西门庆是个恶霸,是个纯粹的坏人,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泯灭人性。

对穷得叮当响的小弟常峙节,西门庆伸出援助之手。对几次欺骗他感情的粉头李桂姐,并没有伺机进行报复。相反在李桂姐牵扯上官司时,他还利用权势对其进行搭救。

《金瓶梅》问世之前的古典小说,人物形象太过于脸谱化,非正即邪。从人物形象塑造上来说,它打破了以往小说中的僵化思维。

《金瓶梅》是第一部以描写家庭生活为题材的现实主义巨著。我们熟知的《红楼梦》一书,正是受到了《金瓶梅》的影响,可以说,没有《金瓶梅》,就没有《红楼梦》。《金瓶梅》写的是市井百姓的日常生活,而《红楼梦》写的是贵族家庭的日常生活。历朝历代都有自己的史书,但史书历来只记朝内之事和天下大事,很少有详细记载古人日常生活的。《金瓶梅》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时空之门,去了解宋朝乃至明朝的百姓生活。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写道:“作者之于世情,盖诚极洞达...同时说部,无以上之”。郑振铎说:“如果净除了一切秽亵的章节”,《金瓶梅》“仍不失为一部第一流的小说。”

因此,我向读者推介《金瓶梅》这部小说,许多出版社出版的都是把淫秽描写删除了的,阅读没有问题。我们能够从中得到一些鉴戒,同时也能认识到小说的批判意义。

点击下方商品卡,就可以购买啦,我们包邮送到家!

1
查看完整版本: 金瓶梅人性的幽暗,在这细微之处被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