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上午9时22分,我国神舟12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六个半小时后,也就是当天下午15时54分,神舟12号成功对接中国“天宫”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核心舱,标志着咱们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拉开了中国宇航员长期驻留太空的序幕。
未来,三位航天员将在这“三卧一卫”的空间里,工作、生活三个月。要知道,这里可是咱们中国人在太空安的第一个“家”啊,真是太激动人心了!
火箭一飞冲天,直抵浩瀚宇宙。和它一起升空的,还有咱们中国人的星辰大海梦。
中国航天史可以追溯到年,我国组建了国防第五研究所;再到年,我国成功发射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随后,从年神舟1号成功发射,到年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船升空,中国人迈入了太空征程。
今年更是咱们的“航天大年”——降落月球取回了月壤,抵达火星开始新的星球探索,更成功进驻了自己的空间站;
下半年,还计划发射天舟三号和神舟十三号……
咱们中国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九天揽月”不只是壮志豪情,更是可以达成的现实。
看完神舟12号的发射直播,大家都难掩激动的心情,纷纷为航天人送去祝福,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点赞。
我家娃看完直播后也非常兴奋,脸上洋溢着兴奋和自豪。我觉得,每个孩子都应该多了解下祖国的航天事业,学知识,拓眼界,提升民族自豪感,更能培养发奋学习和拼搏的精神。
航天梦,值得每个孩子了解
当原始人仰望星空的那一刻,探索宇宙的基因就刻入了人类祖先的骨髓和血液中。
进入20世纪后,人类在先进科技的帮助下,逐渐揭开宇宙的神秘面纱,进入了璀璨的星辰大海。
说起宇宙和星空,相信没有孩子不喜欢。这次神舟12号发射升空、宇航员成功入驻空间站,对孩子来说,就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成长机会。
①唤起民族自豪感,懂得奋斗的意义
还记得多年前不少人唱衰“90后”“00后”,但这代孩子成长起来后,我们赫然发现他们也非常聪明、知礼、有爱。
现在,“10”后来了,他们也不赖~
17号上午,上海一所幼儿园组织孩子们观看神舟12号发射升空。在观看过程中,老师还给大家讲了祖国航天事业的不易和伟大。本以为懵懵懂懂的熊孩子不会听懂,没想到有位小朋友感动得热泪盈眶。当老师问他为什么哭时,他带着哭腔说:“太感动了,呜呜呜……”孩子的表现迅速冲上热搜,网友们也被他感染到又“想哭”又“想笑”。
我觉得,童靴们也应当找个时间,坐下来和孩子聊聊咱们国家的航天史,不要以为他们什么都不懂,其实孩子和咱们大人的感情都是共通的。
而且,孩子的感情更充沛、更真挚,当他们感觉心中有一团火时,民族自豪感已经油然而生。
②获得更宽的眼界和更综合的认知航天(Spaceflight),又称太空飞行、宇宙航行或航天飞行,是指进入、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即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又称外层空间)以及地球以外天体各种活动的总称。
它背后的知识体系非常复杂,不仅关乎理论、技术和工程,还包含物理、天文、地理、化学、生物等知识领域。
通过学习航天知识,能极大地促进孩子其他学科能力的提升,帮助孩子了解世界运作的深层次规律。
浙江安吉的一位小学老师,先后用饮料瓶自制了“水火箭”和“空间站”,为孩子们科普航天知识。
小火箭一飞冲天
废瓶子变空间站模型
网友们都坐不住了,想去这位老师的课堂上蹭课~
让孩子学习航天知识,不仅能拓宽眼界,还能提升认知的深度和广度,有效地帮助孩子在未来实现“认知升级”。
③点燃梦想,并为之拼搏
这次入驻空间站的三位航天员中,汤洪波是首次飞上太空。他在采访中说,自己10岁时就梦想着成为一名飞行员。
高三那年,他终于抓住实现梦想的机会。通过中国空军的招飞测试,当上了飞行员。35岁入选航天员,又继续为“飞天梦”努力。
现在,不仅幼时的梦想实现了,还被放大了无数倍。
三位航天员(左一为汤洪波)
自古以来,人们就强调“少年立志”。唯有如此,成长路上才会不迷茫,可以披荆斩棘,刻苦努力,迎来开挂的人生。
对于咱们的孩子来说也如此,了解国家航天史,学习航天知识,也是在点燃他们的梦想火种,让他们在成长中立志,并为之奋斗不息。
为了圆每个孩子的航天梦,这个暑假,我们将联合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共同打造。
在夏令营中,孩子可以全面了解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历程,学习航天和相关的天文知识,亲密接触火箭、卫星、飞船等真实成果,参与到宇航员训练中去;
并且,还能亲手设计、建造属于自己的火箭,并在航天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绘制火星基地、设计火星车,从而培养孩子拼搏和奋斗的精神。
环环相扣,体验航天科技
这次,是孩子们近距离学习、体验国家航天科技的绝佳机会——
①走进国家级航天基地
孩子们将进入我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它成立于年,是我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导弹和运载火箭研制、试验和生产基地。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都是在这里研制、组装的,孩子不仅能在科学家的带领下,全面了解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历程:
图片来自新华网
还能明晰火箭的内在构造、每个部分的功能,等等:
大家肯定都知道,这样国家级的航天基地,一般团体和个人都是很难进入的。
这次我们也是克服了很多困难,才为孩子们争取到参观和学习的机会,用多少形容词去表达这次机会的宝贵都不为过。
②探秘航天员日常,接受小航天员考验
航天员平时的学习、训练和生活是怎样的?参加完夏令营,孩子们就知道啦。
大家将来到航天员训练和生活的地方,与真实的航天服、航天装备面对面,还能接触真实的航天食品。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航天员是非常不容易的,不光要经历严苛的层层选拔,入选后还要经历几千个训练单元的重重考验。
正如国家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航天员女教头”黄伟芬所形容的:
“航天员选拔就像是沙里淘金,千挑万选;而航天员训练则是千锤百炼,百炼成钢。”
③亲手设计属于自己的火箭
在这次夏令营中,孩子还可以亲手设计属于自己的火箭,完成后可以带回家收藏(p.s.如果发射后不见了就不能带回家了)~
而且呀,孩子制造的是固体火箭,相比NASA为孩子体验准备的水火箭,来得更专业、更真实。
自制小火箭(网图,仅供参考)
在制造前,航天专家会教孩子们火箭的构造、发射原理等知识,了解火箭总装试验、振动试验,以及降落的控制方法等。
图片来自新华网
当看到自己的小火箭成功发射、升空,那份荣誉感、自豪感、成就感会让孩子终身难忘。
④绘制火星家园,制作太阳能火星车
火星是目前太阳系中最有可能成为人类第二家园的星球,随着航天科技的进步,人类移居火星有望成为现实。
孩子们将在航天专家的带领下,了解人类火星探索历程、火星的环境特点以及专业人士构想的未来火星家园雏形。
并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绘制出自己心中的火星家园设计图~
我国首个火星模拟基地
不仅如此,孩子们还可以深入了解火星车的结构特点、能源系统等。要知道,火星车可是现阶段人类认识火星、了解火星的重要工具呢~
更激动人心的是,每个人都能独立设计并制作一辆太阳能火星车,这不存在发射升空不见了的问题,每个孩子都可以抱回家收藏!
在制作过程中,有关电路串联、并联,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等知识,孩子都能get到。
于是,通过这一系列知识点满格、体验性十足的课程,孩子们能够把航天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把知识记得更牢固、掌握得更扎实。
⑤线上知识储备课,助力小航天员养成
考虑到多数孩子都没有航天相关的知识储备,我们这次还特别为大家准备了3节航天线上课,并依据训练内容进行当天预备和总结。
先说3节航天线上课,它们分别是开营前的《离开地球指南》《旅行到宇宙边缘》和结营后的《待到星辰到来时》。
简单来说,它们承担着课前预习、课后总结的作用。
开营前,板牙科学老师将带领孩子们了解人类航天奋斗史、宇宙空间等基础知识,构建正确的宇宙观和探索观,帮孩子在进入夏令营后,顺利过渡到更专业的知识学习中;
结营后,再带着孩子们一起回顾、总结所学知识,并探讨外星生物存在的可能性,为孩子的这趟航天之旅画上圆满的句号。
此外,每次大课之间,我们都会为孩子们展开相关的预备和总结工作,这是我们板牙特别设计的环节,简单来说,就是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帮孩子总结、消化当天所学,并为第二天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提前准备和了解。
之所以有这样用心的安排,也是基于我们长久以来的科学教育经验。这次我们也同样认真,力争帮孩子凿实每个知识点~
⑥入选“航天人才计划”人才库,获得中国航天官方证书
每个参加夏令营的孩子,都会获得中国航天官方认证的培训证书,被授予的荣誉称号。
证书样例,以实际为准
优秀学员,还有机会加入“板牙星空少年计划”。
入选后,会得到优先的培养和选拔资格,为今后进入航天高校、研究院学习做人才储备。由此,孩子的宇航员梦想,将不再遥远~
此外,这次的夏令营,我们不仅同官方机构合作,更立足于自身多年的科学教育,对整个课程体系进行了精心打磨。
大体按照“训练宇航员→成为宇航员→飞离太阳系→火星探索→火星生活”的主题展开,环环相扣、循序渐进,保证每一个孩子都会学有所获。
六天五夜,埋一颗小小航天员的种子
这次的,从7月14日到7月19日,共计六天五夜,适合7岁-12岁对航天探索感兴趣的孩子和家长~
具体的活动安排,大家可以通过下图了解:
需要额外说明的一点是:因为行程涉及涉密单位,具体行程可能会做些许调整,但我们可保证的是,越调整越好、孩子越喜欢!
心动的童靴,赶快添加我们的犀牛老师,为孩子打开成为“小小航天员”的大门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