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四世同堂黎明前的微光
TUhjnbcbe - 2021/7/10 23:10:00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最专业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一幅生动的老北京人文画卷

一卷流动的“清明上河图”

一部荡气回肠的“平民史诗”

一首壮烈的“平民史诗”

《四世同堂》被老舍先生自认为

“从事写作以来最长的

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书”

(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年8月印四世同堂藏本)

《四世同堂》以抗战时期北平一普通的小羊圈胡同作为具体环境

以几个家庭众多小人物屈辱、悲惨的经历

来反映北平市民在八年抗战中惶惑、偷生、苟安的社会心态

再现他们在国破家亡之际缓慢、痛苦而又艰难的觉醒历程

年首次四世同堂完整版发行

(英文原稿丢失65年找回,最大化完整再现原版的一个版本)

年6月印四世同堂足本

(完整版)

这是老舍规模最大、写作时间最长的作品

也是抗战文学乃至中国现代文学的丰碑

一座民族主义文学的丰碑

●一段深藏的"民族记忆"

老舍有多爱北平

仿佛那里每一条河都是他的血脉

每一砾瓦都是他的身体

每一阵风吹都是他的呼吸

书中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他深沉的爱与眷恋

而田沁鑫导演的强大之处在于

把小说85万字浓缩在三个小时的话剧之中

却仍旧荡气回肠,深入人心

它分为三幕

《惶惑》《偷生》和《饥荒》

●一方舞台,百态人生

田沁鑫导演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可以说是长篇恢弘巨著改为三幕式结构的戏,一开始对我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顶着压力走到现在,是因为我和老舍先生一样,对北京有着深厚的感情,想让观众从戏中感受熟悉又陌生的‘老北京特有的胡同风情及其时百姓的精神特质’,从骨子里不自觉接上传统文化的根脉。”

“想做一个新现实主义戏剧。区别于传统话剧,不是没有道理的创新,我们在审美上极其严格,要把北京传统四合院的骨架和建筑结构,在观众面前做一个有审美的展现,同时在舞台上做出一个胡同拓展的空间。”

●日渐月染,深入人心

《四世同堂》话剧版本,田沁鑫导演将其浓缩成3万字的传统拉幕式三幕剧。自年至年,台北首演,座无虚席,观众被《四世同堂》中展现的的“老北京文化风情及时代下人性”打动,感慨看到“活的历史”,开“大陆话剧台湾首演”先河。

北京、香港、澳门、上海、深圳等四十多个城市巡演,话剧版《四世同堂》演出场次远超次,其中,年12月29日,在人民大会堂,为庆祝中国国家话剧院组建12周年举行的特别演出,创话剧单场观众人数记录和话剧单场票房最高记录。

此剧作为"北京第一剧",轰动台北、香港、澳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40座城市,震撼20余万名观众,热演余场,总票房超过万(人民币)。

年,《四世同堂》复排,年六城巡演,从4月13日开始,6月14日结束,两个月时间内,剧组依次走访了西安,北京,天津,苏州,上海,青岛共六个城市,总共演出22场。从4月25日到5月6日,国家话剧院剧场十场《四世同堂》演出场场爆满,再证这出“平民史诗”的强大号召力,技惊四座,满堂喝彩,完满收官。

●再绎经典,来日可期

无论是老舍先生小说的成就还是田沁鑫导演话剧的成功

《四世同堂》都令我们倍感兴趣与信心

从《恋爱的犀牛》到《青蛇》

我们正一步一步踏实地走好我们的话剧之路

为了迎接“五四运动”一百周年

我们选择了更具难度的《四世同堂》

一个家庭的兴衰荣辱一条胡同的百态人生

我们铭记我们感慨

我们与老舍先生感同身受

与北平城共同呼吸

作为风灵人

我们将角色灵魂渗入心海

再一次倾注心血与汗水

塑造人物回顾这一段坎坷旧事

排版:王欣妤、顾苏婉

文案整合/串词:高乐、张雅婷

概念海报:叶帆

素材整合:杨子璇、袁诗佳、林畅

审核/校正/编辑:韩冰怡

敬请期待风灵翻新

《四世同堂》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世同堂黎明前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