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比黑天鹅更可怕的是什么灰犀牛
TUhjnbcbe - 2021/7/6 14:21:00

昨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的一篇评论文章中提出:“既要防‘黑天鹅’,也要防‘灰犀牛’,对各类风险苗头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置若罔闻。“黑天鹅”大家都知道,首次出现在官方媒体表述中的“灰犀牛”到底是什么?说实话,小编第一次听到这个词的时候也是一脸懵逼。

“灰犀牛”是什么?

众所周知,塔勒布的“黑天鹅事件”是指极为罕见的、影响极大且不可预见的事件,那么米歇尔·渥克在《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一书中,首次将发生概率大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比喻为“灰犀牛事件”。简而言之,如果说所有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都可以用“黑天鹅”来代替的话,那么“灰犀牛”就可以用来表示可以预计的大概率事件。

一旦理解了“灰犀牛”的定义,便会发现灰犀牛无处不在。最近几年,我国加大了金融体制改革力度,金融市场发展很快。尤其是向民间资本打开的大门,以及迅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业务,都可谓顺应时势。但在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市场监管体制、能力和意识并未跟上,从而导致不少问题。如一些企业热衷于参与金融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对实业运作兴趣减退,宏观经济领域出现“脱实向虚”倾向,房价不断炒高导致正常的居住刚需受到挤压,一些P2P理财产品以高息回报引诱投资者盲目进入、结果导致血本无归。这些事件都反映出一些共同的特征:可预见,发生概率大、危害广泛。

中国经济的“灰犀牛”

而当下的中国经济,谁是“灰犀牛”呢?当前市场普遍认为,房地产泡沫是毫无疑问的最大“灰犀牛”。

房地产泡沫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而我国的房地产泡沫问题确实一直存在,人人心中都产生了“房价永远不会跌”的错觉。

从去年以来,中国开始了新一轮的房地产调控,调控的重点一是抓一线和二线热点城市的控房价、防风险的工作,二是抓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去库存工作。今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6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的统计数据,在房产调控*策的作用下,6月份,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全部回落,9个城市环比下降或持平,70个大中城市中一二线城市房价同比涨幅连续回落,一线城市房价环比下降,总体看来,房地产投资增速虽然有所回落,但是回落的幅度并不大。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已经是古今中外史无前例之大,如果楼市崩盘,将带来的危害难以想象,对于房地产投资需更警惕一直存在、却容易被忽视的“灰犀牛”风险。

第二只“灰犀牛”是金融快速去杠杆导致的融资成本的上升。金融监管和去杠杆的初衷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并促进资金脱虚向实,但实际上造成我国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大幅波动且不断抬升,尤其是前段时间银行委外收缩和基金子公司和券商资管通道业务规模的遏制加剧了这种情况,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推迟发债计划或者取消发债。货币市场利率抬升引发债券市场融资成本飙升,今年一季度R平均升高29BP,1年期和5年期国债分别上升42BP和36BP,1年期和5年期票据利率分别大幅飙升63BP和74BP。五月底,受到监管加强的影响,R均值再度上升28BP,1年期和5年期国债分别上升38BP和28BP,1年期和5年期票据利率均上升38BP。可见随着货币市场利率抬升,债券市场融资成本也相应大幅上升,影响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进一步增加。

如何应对“灰犀牛”

除此之外,中国经济的“灰犀牛”还有银行不良资产的增加、地方高债务的问题,我们不知道这些灰犀牛式的危机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在我们面前,但是我们可以很确定地知道,忽视它的存在是极其不明智的。很多时候所谓的“黑天鹅”,其实都是“灰犀牛”,只是我们长时间忽略或不愿意承认其存在,任其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如何应对这些“灰犀牛”呢?米歇尔·渥克同时也提出了“灰犀牛游猎攻略”:首先承认危机的存在,定义事件的性质,分清轻重缓急;不要静立不动,要防范于未然;不要浪费危机,危险与机会并存;站在顺风处,盯紧远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比黑天鹅更可怕的是什么灰犀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