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抢人大战”风行大江南北,以深圳、西安、武汉为首的一些城市确实收割到了“抢人红利”。
但故事远没有结束,无限风光之后迎来的是“后抢人时代”,真正的剧情才刚刚上演。
第一个暴露出的就是——学位紧张。
1
“后抢人时代”的学位紧张
近日,深圳多区发布学位缺口预警。仅福田、龙华、光明、龙岗四区的公办学位缺口,就高达2.2万个。
罗湖区更是出台新规,对公办学位全面设限:非深户籍临时购房、租房的将不受理申请,深圳户籍临时购房的,也不能保证就近入学。
还记得12月4日深圳某名校出台的入学新*吗?对学区房的面积开始设定限制,但最后迫于舆论压力而取消了。
事实上,这已经是在发出学位危机信号。
水来了,土不够厚,依旧会决堤,于是罗湖区没憋住还是出台了新规。
不必多说,深圳学位的缺口主要“得益于”抢人大战。
-年,深圳累计新增常住人口高达余万人,相当于腾空了一座小县城。这里面有多少学位需求?不言而喻。
2
天津是否会有学位危机?
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是严格按照各自的规律进行的,天津自然不会例外。
天津是加入“抢人大战”较晚的城市,年5月16号发布了“海河英才计划”。
年初,天津官方公布年海河英才计划共引进人才13.3万人。
这将带来多少新增学位需求?对这些新增需求有没有承载容量?
10年来,天津小学一年级招生人数基本处于一直增长的状态,尤其是从到这5年中,招生人数增长了1.76万人。
但小学数量并没有随之扩张,反而更少了,年比年还减少了14所。
数据来源:天津市教育事业统计信息快报
所以,我们目前感受到的现状是各小学都在趋于饱和与扩建,尤其是重点小学,一到放学就能明显感受到,人口密度爆棚。
举个例子,且不说重点小学,比如一般的普小南开区新星小学,几年前一个年级不到10个班,年已扩到了12个班,年更是达到了14个班。
现在已经扩建出来一个文苑校区,根据最近南开区的新规划,这所学校还将继续扩建。
要注意这种学位饱和的背景,在天津加入“抢人大战”之前的5年里,常住人口已处于增量逐年减少的状态,尤其在年,出现了负增长。
数据来源:天津市统计公报
3
天津学位是否存在缺口?
那么天津的学位是否存在缺口呢?
我们试图找到每一年学龄儿童的数量,但却没有明确的数据,因此姑且用新生儿的数量来计算。
比如年的新生儿数量即可认为是年学龄儿童的数量。
但实际上是存在变量的,这6年内势必会有迁入或迁出的儿童,对于这些变量,我们暂且忽略。
数据来源:天津市统计公报
通过调查发现,-年小学招生数量要多于学龄儿童数量,这说明6年内迁入的学龄儿童数量很大,不能忽视。
数据来源:天津市统计公报
我们可以发现,即使不计算迁入的学龄儿童,年的小学学位已经出现了1.1万个缺口,年由于人口负增长,还算基本持平。
那年呢?年呢?
年引入了13.3万人,按照年的速度,年全年预计引进21万人。
当然,落户周期是存在衰减的,我们保守估计年还将再引进15万新天津人,那么届时学位的缺口只会越来越大。
4
天津重点学区房价格“扛得住”吗?
还有一层维度可以去佐证天津学位的紧缺度——学区房价格,尤其是重点学区房价格。
楼市是*策市,同时也是一种经济行为,供需关系决定产品价格。
如果价格扛住了,证明需求还大量存在,如果价格跌落神坛,就证明需求有限。
为此,数据调查组摸底了和平区、河西区、南开区几所重点小学的学区房价格。
我们都知道,下半年,天津二手房市场一直在走冷行情。
根据数据调查组发布的二手房指数来看,天津市内六区和环城四区在下半年平均跌幅达12%。
但相比之下,和平区重点学区房竟上涨了1.17%,河西区、南开区的平均跌幅分别为0.46%和4.96%。
就三个字:扛得住!
因为有需求,才会有支撑。
下半年新天津人已经陆续进场,新增加的学位需求,再叠加此前的“需求存量”,这些支撑住了重点学区房价格如此之稳。
很明显的供需不平衡,这恰恰表明了天津学位当前的紧张程度。但未来还将面临十几万的人口增量,天津的学位怎能不捉襟见肘?
5
怎么解决学位紧张?
当进入了“后抢人时代”后,你会突然发现,在学区房这个市场上,需求大于供给,资源稀缺就需要筛选机制。
不仅是天津,这些抢人迅猛的城市,在未来一两年内,都会面临学位紧张。
怎么解决?深圳的做法就是“加条件包”,对入住年限、房源面积开始加码升级。
所以为了抑制重点学区房价过高,一些城市推出了“多校划片”的*策,可谓有人欢喜有人忧。
尤其是年北京朝阳区“清晰度不高”的多校划片*策,似乎给这个*策留下了可转圜的活口。
但年底海淀的多所学校都明确发文了从1月1日起开始实行多校划片,这就是在宣告:多校划片一定会推行下去,没有回头路!
但如今天津的问题,已不是重点教育资源够不够,而是整体教育资源或将面临不足的问题。
所以,未来两年天津人对于学区房的需求,将不再只是重点学位的需求,也包括普通公办学位的需求。
解决学位紧张的第二个办法就是增量。
其实深圳在学位危机下已经竭尽全力搞基础教育,年深圳市教育总投资超过亿,新增学校36所,但在巨大的人口增量面前,仍远远不够。
在这方面,天津一直也在行动,-年内将完成:
●万全小学兴安路校区和耀华小学改扩建,新增学位个;
●四平东道小学推进土地购置等改扩建前期工作;
●推进岳阳道小学汉阳校区建设;
●扩建育婴里第三小学、48中;
●推动北师大天津附中办学集团小学建设、师大二附小渌水道校区改扩建和原海地小学重修;
●完成第二十八中学、互助道小学改扩建工程主体建设;
●东惠东康居住区配套小学、配套幼儿园和东泰家园配套小学验收合格后,将交由教育局接收;
●完成五马路小学、四十三中学、少年宫扩建工程;
●加快二十五中学灵隐道校区和原六幼、鸿源里小学幼儿园改扩建工作;
●配合区建委启动龙滨园配套小学和天拖配套中学建设;
●加快红咸里配套小学、幼儿园建设;
●年为全市适龄幼儿提供约4万个学位,新建、改扩建和提升改造约所幼儿园……
这些教育投资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位缺口,还有一个层面也应该被考虑进来,就是目前在售新房中,很多都配建小学、幼儿园,基本在2-3年交房后可以投入使用,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位紧张。
学校盖起来很快,但师资培养快不了,需要时间。
所以,未来一两年,随着天津“抢人大战”的持续,学区房的重要性将更甚于以往,尤其是重点学区房之争会愈加白热化。
对于打算购买学区房的人来说,需要看懂这个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