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几天和一个姑娘聊看完电影《星际穿越》之后的感受。
她说了几点。第一是,电影里人物有自己专注擅长热爱的事业,而自己却在上班和跳槽之间摇摆,不知道内心热衷的是什么,她感到焦虑。第二是,担心自己父母以后要是生大病了怎么办。
看起来是跟电影主题不相干的感受,但我很理解这种看什么听什么都会引发焦虑的状态。
2
我们对事物的感受往往来自于内在自我的投射。
喜欢和厌恶是如此,害怕和忧虑也是一样。
当潜意识中某些情绪压抑很深的时候,无论做什么,这些情绪都会试图借助那个情境冲出来。
当我们处在各种看不见的隐形情绪夹击中,心就从当下溜走了,于是每个生命时刻当下的美和快乐就无法被体验到,心智开始呈现僵化状态,经由负面情绪的隔离层,我们失去了对鲜活生动的世界的感知力。
3
许多人看不见情绪内耗的影响,认为这种波动不过是今天坏了明天又好了,吃吃喝喝运动一下又开心了,不必太在乎的事。
关于风险系统的理论里,有黑天鹅和灰犀牛两种不同类型的风险。
除了大小概率的描述之外,黑天鹅可以说是看不见却忽然发生的危机,而灰犀牛却是一直都看见它向自己奔跑却无视,直到走到跟前才发现面临一个庞然大物的威胁。
内耗对于人生就是一种灰犀牛类型的风险。
反反复复出现的情绪,在经由各种压制方式获得短暂缓解后,终会在某个极限值上一溃千里。
这里我们不谈情绪演变为心理疾病和身体病症的情况,仅仅说温和状态下所导致的灾难,那就是注意力资源占用导致的各种人生目标上的无能。
人生的所有成就,无论是想要有所作为、实现价值、完成小时候的心愿,还是赚钱、获得幸福,都需要通过行动去创造,而负面情绪常见的人生摧毁术之一是,经由无限循环占用头脑注意力资源,使得积极正面的人生信念无法扎根,个体无法从内在获得积极行动的驱力,进入一种对人生中的各种人和事的无力状态。
同时因为无法解释这种无力状态,开始反向认知世界,反向认知的典型就是抱怨和发牢骚,直到完全失去对生活的掌控力。
4
清除内耗是个并不容易的事情,这个过程就像扫楼梯,把地上的一二三层扫干净了,忽然发现负一层还有垃圾,负二层也有垃圾。
这是个系统工程。
重点之一是信心。
处理情绪问题跟做数学题、修手机、做饭这些事没什么不同,都有方法和步骤。明确问题是可解决的,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否则问题不会被解决。
第二是耐心。面对层出不穷的各种微情绪,如果没有耐心去清理,那么往往会前功尽弃,之前积累的成果一段时间之后,就会被忽视的新情绪破坏。
第三是细心。能否及时从各种念头想法里捕捉到隐藏的情绪,把它揪出来,探索背后要提示的问题,进一步,把问题解决掉,如此情绪才不会一遍遍回来。
5
在本文开头的聊天里,对工作价值感和成就感的缺失,就是一个长期存在而被忽视的问题,所以潜意识中渴望、羡慕、自责、懊悔的情绪,会投射在各种情境里,来提醒这个姑娘:你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你要有探索道路的勇气。
如果她听到了这些情绪,听到了情绪背后的声音,并接纳当前令人沮丧的现状,开始坚定探索,那么这个问题就会有被解决的时候,而情绪也会消失不再来。
更重要的是,随着对自己人生命题的面对和正视,她将有机会活出非凡而充满魅力的人生。
情绪从来不是坏东西,有些情绪,我们错过了,就错过了自己的一生。
1
END
1
Ms辰夕喜欢点“在看”,爱就来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