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忻州九源古陶瓷博物馆收藏的一件犀牛望月碗。碗沿宽唇口,弧形腹壁,圈足,里外施青釉。碗内有一菱花形开光,内刻一轮圆月高挂天空,下方一头水牛口部微张,屈膝跪地,抬头仰望,菱形开光周边及牛的四周刻以简单的云纹和花草纹饰。
此图案传统认为是“犀牛望月”,后人考证认为是“吴牛喘月”。据《世说新语》载:“今之水牛唯生江淮间,故谓之吴牛也。南方多暑,而此牛畏热,见月疑是日,所以见则喘。”宋金时期的陶瓷工匠将其刻在器物上,也反映出当时民众对频繁的战乱和日益沉重的生活压力深感畏惧的一种不稳定心态。
犀牛望月的典故由来已久,这种题材的图案形式出现在唐、宋以后的各种材质上,瓷器、铜镜、玉雕、竹刻、石砚等上面都有过表现,说明这种题材已经逐渐演变成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吉祥图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