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已正式入职16位教师,另有6位正在办理入职手续。包括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杜克大学、微软亚洲研究院等世界一流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资深专家和优秀青年学者。
年初,文继荣教授带领团队,积极参与北京市抗击新冠病毒疫情工作,研发了新冠防控智能追踪服务系统,联合研发时空足迹近距定位系统。
年高瓴人工智能学院8位教师指导31篇论文被国内外顶级期刊会议(CCFA类)录用。能够连续在人工智能相关领域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充分体现了我院优秀的师资力量和强劲的科研实力。
赵鑫教授获年度第十届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刘勇老师获年CCF-腾讯犀牛鸟基金优秀奖。徐君教授出版新书:《搜索与推荐中的深语义匹配》,获年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
会议由大数据管理与分析方法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原北京大学校长助理李晓明教授主持,我校校长助理、理工处处长杜小勇教授,重点实验室主任、信息学院院长兼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文继荣教授,信息学院*委书记陈红教授,以及来自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苏州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文继荣教授受邀担任SIGIR程序委员会主席,窦志成教授担任系统集成主席,SIGIR是信息检索领域顶级国际会议。作为首席科学家,文继荣院长在北京智源大会“AI防疫”专题论坛上,分享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用于“疫情防控”的报告。窦志成教授担任CCIR程序委员会主席,徐君教授担任赞助主席,CCIR由中国计算机学会和中国中文信息学会联合主办。年3月,我院组织申报的普通本科专业“人工智能”(专业代码T)获教育部批准。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有温度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机制探索与实践”获教育部批准立项。年本科生参加学校理工大类招生,纳入明理书院大类培养。学院首届硕博新生已于年9月入学,含硕士生21人,博士19人。国际交流方面,学院与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该校Bengio教授获评计算机最高奖“图灵奖”)签约开展的双博士学位联培项目,获国家创新人才培养项目重点支持。校企合作方面,已与百度公司签订教学基地合作协议,正与中国联通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事宜,与华为公司推进育人合作,共建高校与企业协作的良好生态。依托高瓴人工智能学院建设的中国科协-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暨人工智能学科交叉协同平台,主办“智能时代的跨学科研究”研讨会,承办“世界社科高校联盟年会“首场论坛“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应用”;召开“智慧司法研究与应用”研讨会,联合新闻学院召开交叉学科座谈会。探索跨学科研究机制,商讨共建“新文科实验室”。
“智能时代的跨学科研究”研讨会
“智慧司法研究与应用”研讨会
世界社科高校联盟年会
联合新闻学院召开交叉学科座谈会
“首届全球青少年图灵计划”成功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张亚勤,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图灵研究院院士安东尼·科恩参会。该项目是由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文化科技园、人大附中联合主办的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公益项目,旨在推动人工智能领域后备青少年人才发现与培养。
年,走过不平凡。
学院攻坚克难、稳步推进各项建设,
取得了显著成绩。
年,书写更精彩。
学院将向着打造未来
人工智能时代的一流学院愿景不断努力,
为全球思考并创造智能而有温度的未来。
新的一年,请继续与我们同行,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惟愿牛转乾坤,前路一片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