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冬天,野生动物摄影师布丽塔·亚申斯基应“一席”的邀约,在中国广州作了一场演讲,讲述她过去30年的工作。彼时,她的作品在大屏幕上一幅一幅划过,展示着人施加给野生动物的“苦难”。
演讲的效果远超预期,后来,中国的权威出版社也向亚申斯基递上合作的橄榄枝。她感到意外,也非常喜悦。能够让中国公众知悉她的工作,将这些图片背后的故事展现给更多人,对她而言很重要。年,借着GWP特刊和原野专辑,我们两次采访了这位著名的生态自然摄影师,梳理她镜头下的呐喊。
▲布丽塔·亚申斯基(BrittaJaschinski)
著名生态自然摄影师,用三十年时间,
深入调查和拍摄野生动物交易,
并制作成多媒体节目。
作品曾发表在《国家地理》《明镜周刊》《卫报》《世界自然基金会杂志》等书刊上,
风格独特,获得过许多奖项。
只取万分之一秒的触动比起被叫做摄影师,亚申斯基更认同自己作为一位摄影记者的身份。在捕捉野生动物的活动瞬间这件事上,她有自己的风格。除了灵性,观者时常能从她的摄影作品中感受到掌镜者的细腻情感,及对“时刻”的精准拿捏。《走出尘埃》(OutoftheAshes)摄于坦桑尼亚恩戈罗戈罗保护区(NgorogoroConservationArea),这张图片为她赢得了年欧洲野生动物摄影师大奖(EuropeanWildlifePhotographerofthe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