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非洲动物,五大兽总是首先映入脑海
就好似天生的明星组合
俨然已成为了非洲动物的代名词
尽管,凶猛的“五大兽”:狮子、猎豹、大象、犀牛、非洲野牛,处于自然状态下野生动物食物链的上端,却也无法逃脱人类的残暴。
仅黑犀牛而言,近40年来,其总数量从65,头锐减至2,头,其中肯尼亚黑犀牛数量从20,头锐减至头。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报道:在黑市,犀牛角的价格堪比黄金,其暴利引发了偷猎者疯狂的猎杀行为,同时也为该物种带来了灭顶之灾。人为猎杀是导致黑犀牛数量急剧下降的最主要原因,而全球80%的犀角贸易,发生在中东、越南和中国大陆地区。
年2月6日-17日,守望地球“勇闯东非大裂谷,拯救濒临灭绝的黑犀牛”野外科考队前往肯尼亚的OLPejeta保护区,深入横跨赤道的东非稀树大草原,顶着烈日和寒风,扛着各种监测仪器,学习着各种科研内容,为拯救极度濒危物种——黑犀牛,贡献出自己的一份信念和力量!
想知道他们的小故事吗?
野外科研课题1
金合欢树成长现状监测
拯救黑犀牛
第一步从拯救它的食物来源开始
金合欢树作为非洲大陆上的独有物种
构成了黑犀牛75%的食物来源
它也是长颈鹿和大象最钟爱的美食之一
黑犀牛通常只能啃食到高度在两米以内的树叶
不像长颈鹿能够轻松尽享高处美食
不甘放弃的大象会粗暴地推倒主干
然后啃食放平后的树冠
这也是除火灾、干旱、人为砍伐等因素外
对金合欢树造成致命威胁的原因之一
科研团队会将觅食中的黑犀牛
和长颈鹿引导至其它长势茂密的树丛
人为保护幼苗和快被啃食殆尽的成年树木
令它们得以休养生息
为此,野外科考队员们
要对树木的生长状况进行精确监测
左右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