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国礼设计师教你花10分钟用一张纸折日晷
TUhjnbcbe - 2020/12/23 17:37:00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折纸作品是:日晷。

折好后,如果你打开手机的手电筒功能,可以这么玩:

日晷玩法视频

视频时长:8秒

科普:日晷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以指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是我国古代较为普遍使用的计时仪器。

分享日晷的折法前,想先给大家介绍一位折纸设计师,以及关于折纸的一些个人感想:

One

折纸国礼设计师

在搜索各种好玩的折纸作品的过程中,知道了一位名为“刘通”的折纸艺术家。

“中国折纸第一人”、“中国唯一一位折纸国礼设计师”、“米兰世博会中国特约设计师”……都是他被冠予的头衔。

刘通为杨澜、蓝盈莹讲解折纸

视频时长:4分19秒

有人说,只要给刘通一张纸,无需任何裁剪、拼贴,仅靠折叠,再复杂的作品,他也能通过缜密的规划计算,将它设计出来。

甚至有人夸张地说,“给他一张纸,他可以给你折出一个世界”。

刘通折纸作品

《青花瓶》是年中国赠予加蓬的国礼

《鼎礼》是年中国赠予日本的国礼

《天使加百利》被匈牙利大使馆收藏

《和》是年中国赠予马尔代夫总统的国礼

以上作品全部用1张纸折叠而成

上面那一个个极具结构美感的折纸作品,刘通往往要经历几个月的推演和计算,失败数十次甚至上百次,才能将其完美地创作出来。

而刘通也在钻研折纸的过程中,总结出自己的一套理论:

一张纸上,红色线代表峰,蓝色线代表谷,两条线所形成的交点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才能科学的折叠起来。

一是蓝色线和红色线的峰谷之差必须等于2;二是任何一个交点周围的角,用顺时针标号之后,奇数角之和等于偶数角之和等于度。

《永定门》

首都博物馆收藏

Two

折纸与思考

当刘通折纸技艺越来越纯熟的时候,他开始创作一些能引人思考的作品。

得知在非洲地区,仅剩世界上最后一只雄性北部白犀牛——苏丹,刘通就想通过折纸艺术的形式,去唤起人物爱护动物的意识。

为此,他无数次跑到动物园观察,近百次修改他的设计图纸,最终按照真实犀牛比例,创作出世界上最大的白犀牛折纸,还以此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p.s.苏丹已于年3月在肯尼亚去世,终年45岁。

刘通折纸作品《白犀牛》右图由8米*8米的正方形纸折叠而成

刘通创作《母爱》的缘由,则是因为一个感人的故事:


  有人想宰杀一穿山甲,把它往地上摔,穿山甲却一反常态地越蜷越紧,于是那人拿铁钳把它夹到火盆上灼烧。待到鳞甲脱尽焦味弥漫,它仍保持原状,许久后它才慢慢地伸直了躯体没了气息。

后来大家才惊讶地发现,那穿山甲的腹部竟蠕动着一只小穿山甲。母穿山甲用它的血肉之躯,历经摔打与灼烧,至死护卫着孩子。这份深沉的母爱,超越生死,也感人至深。

刘通折纸作品《母爱》

Three

折纸的起源与发展

一篇名为《美在东方|刘通:做自己喜欢的事,时间终会给你答案》的文章评论道:

“相比西方折纸界把重点放在设计技巧,而不是美学价值上,刘通的作品不仅有缜密计算的思维理性,更有着对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关系的思考,它们气韵生动、有理有节,这极具东方美学精神意蕴的纸艺珍品,也让我们重新审视折纸这一源于中国的传统艺术。”

忽略那些赞美的评论,这段话里我更留意的是:折纸起源于中国。

图丨刘通折纸作品

然而,在另外一篇报道中,刘通却惋惜道:

“折纸艺术的出现和发展,在中国明明比日本要早很多,最后将之发扬光大的,却是日本人,甚至连折纸艺术的英文,都是日文音译过去的origami”。

网络参考资料:

剪纸和折纸都是中国古代最知名的两种艺术,都是装点生活或者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只不过一个是用剪刀和刻刀来刻制花纹,而一个是通过折叠制造出许多模样。

相对而言,剪纸的成就较大。剪纸从06年开始就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又在09年被联合国选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而对于折纸,我们就没有那么注重,如今它还成为了“日本国粹”,很多外国人甚至都以为它是日本人发明的。

p.s.折纸有中国起源说、日本起源说、西班牙起源说的争议。

年一刻Talk

刘通:中国折纸艺术如何充满艺术感

视频时长:约15分钟

Four

个人小感想

我无意考究过往历史的种种,也不想和他国多作比较,更没有成为第二个刘通的意愿。折纸之于我,只是一项觉得挺有趣的小爱好。

但在知道了那么一些折纸的相关信息之后,不禁觉得疑惑,折纸那么好玩,为什么国内大部分人都不玩?

像刘通折出来的作品,并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折叠纸张,大多都是经过设计考量,研究过弧度,甚至运用三角函数、微积分、空间解析几何等进行精确运算之后,才创作出来的。

刘通也曾说过,“折纸,实际上是一门研究折痕的艺术,而折痕轨迹又具备典型的数学性质,它不像音乐、绘画、雕塑等,它们都属于加、减法的艺术范畴。折纸,永远是在单位为1的一张纸上进行艺术构想和创作。这种创作,不是用剪刀拼接来完成,所以必须思虑全面,不能有丝毫的结构误差。”

我折的日晷

某种程度上,除了锻炼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折纸其实和数学、设计学甚至建筑学等,都有所关联。

而且在我看来,折纸也算是可以和魔方媲美的智力玩具,比之木雕、根雕、石雕等也不遑多让。

一张平面的纸,在经过设计与折叠后,能变成立体的、或美观或好玩或实用的物品,这不是挺神奇的吗?

想不明白为什么折纸在国内没有受到大众欢迎,毕竟纸张随手可得,折叠也基本不需要借助什么特别的工具。

难道是因为折纸不能带来快速的经济效益吗?

如果是的话,真想学《小王子》念叨一句:你们这些奇怪的大人~,然而又想起小王子还说过:大人们哪,就是这样的。谁也不能因为这一点而责怪他们呀。

如果并非如此,只是因为大家更喜欢其他艺术形式或业余爱好,那么“穿衣戴帽各有所好”,实在无可厚非,也理当互相尊重。咱们就“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吧~

Five

日晷教学视频个人笔记

好了,感想发表完毕,下面让我们来享受折纸的乐趣:

刘通的日晷折纸教学视频

视频时长:9分22秒

这个作品并不难,大家跟着视频应该都可以学会。

如果非要啰里啰嗦用文字表达的话,以下是个人笔记:

1.正方形纸“米字折”后,收缩成双三角形。

2.其中一个角平面对着中线对折后从内部展开,突出的三角形齐边折好后,朝内折。

3.翻到背面,将左侧角平面沿着中线对折,再沿着新折痕对折,然后将底边所在的平角6等分,折好后,将右侧第一个角平面翻到左边,再将右侧第二个角平面底边所在的平角6等分。

图丨平角6等分

4.将此时左侧的角平面沿着中线对折,再对折,展开,将上边部分也沿着中线对折,折好后展开整个角平面,并沿着折痕从内部将下角上折。

5.打开一侧的重叠三角部分并折压,将位于中间的部分两条边分别对着中线对折,并从底部将其翻转;另一侧同样折法。

6.将刚刚折好的可活动部分对折成指针并竖立,左右侧的三角平面上折压住指针底部,将上部左右两边的“折痕点”连线向后折;再打开左右的三角平面,并将整个作品从底部轻轻打开,将尖顶部分沿着刚刚的折痕向下压,左右两侧则沿着折痕向内将整个作品收拢。

7.再次将左右侧的三角平面上折,并将上部的三角按折痕,收入顶部的凹槽内。

图丨底部尖角部分,与底角之间连线向后折

8.左右两侧的三角,按边上的“折痕点”连线向后折;左右两侧前方纸的底部尖角部分,分别与左右底角之间连线向后折,最后将后方纸的底部向前向上凹折。

有愿心,无目的~

顺祝周末愉快!

希言敏行

长按图片

添加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礼设计师教你花10分钟用一张纸折日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