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南方江汉、江淮高温天气或解除
处暑,四川、江南高温天气或减弱部分地区解除
罕见的高温天气席卷南方,尤其是长江流域的四川、重庆、湖北、安徽等地。由于缺水干旱,水力发电处理不足,水电为主的四川、重庆地区甚至有的地方出现了限电,一些省份也出现了旱情,高温让人受不了,有的避暑山区一房难求。
这个夏天,对于江汉、江淮、长江流域来说确实很热。我往年基本不用空调,今年每天离不开空调,不过我一般28度,甚至30度,28度有时候还觉得冷。我这样不怕热的体质都觉得热,受不了,一些怕热的可能更觉得难受。
现在处暑了,也就是酷热暑气结束,我国南方的高温天气可能缓解、接触。据央视、网易、中青报道,南方江汉、江淮高温天气或接触,四川、江南高温天气或减弱,部分地区解除。
这是一个好消息,我看了天气预报,未来几天,从周五开始本地有小雨,气温也会降到35度以下,甚至下周可能20多度。其实天气多云、阴下来,下雨温度就会下降。
今年这波高温天气怎么来的,有说气流、副热带高压的,我觉得可能是太阳黑子、耀斑、裂变,今年太阳比往年更热更毒更焦灼一些,一些树木、灌木的叶子都烤焦了,类似一种灼伤。所以对于一些农作物、植物的伤害还是比较大。你说,保护环境、保护动物,但是你能控制太阳么?不能。
长江流域这几年保护环境力度很大,怎么还会出现发生如此剧烈的气象灾害,甚至发生旱灾呢,可能不仅仅是环保、气候原因,历史上的西晋出现过类似现象,比较罕见。可能最近几十年,还没有出现类似情况,至于什么鄱阳湖、洞庭湖成了草原,以前其实也出现过。
旱情严重不严重?我到湖北东北山区,觉得那里水库、河流的水量还正常,可能我是前段时间去的,近期不知道如何。武汉、鄂州这种地方,局部都有旱情,这真是奇闻,两地江河密布、湖泊纵横、水库众多,属于水袋子,这个季节往年都是防汛、防止洪涝灾害,今年却要抗旱,也是奇闻。
但是一些地方也组织了人工降雨、人工增雨,也有成果,下了小雨、中雨、暴雨,天气预报,未来一些地方会有小雨,而且多云天气,气温会逐步降低到25度左右,那么空调用电会减少,目前用电负荷一半是降温、空调用电,加上水电缺水,发电不足,所以造成局部地区限电。
我们有的水利资源发达地方,以前是送电,火电、风电、光伏发电可能不足,火电还有燃煤价格过高,电厂发电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还有地方上马一些高耗能企业,用电量过高,这可能都是出现限电的原因,还有的属于地方小电网,甚至孤网运行,电网震荡不安全,也没有并入大电网,当然不稳定。随着温度降低,降温、空调用电减少,以及降雨增多,水库、江河发电增加,还有各种跨区电网调度、保电支援、错峰用电,限电、停电现象会得到缓解,逐步恢复正常。
水力发电虽然清洁、环保,但是投资大,也有移民问题,还有对于河流、水文影响,也有争议,这次旱情、枯水就反映出来了。火电有污染,而且煤炭、石油、天然气价格比较高。风电、光伏发电一样不稳定,季节性形象,而且电网消纳存在问题,也有震荡波动,所以说核能可能是最终解决之道,但是问题我国内地核电站因为日本核电站事故,目前停滞,暂时不予建设。这事,也争议多少年了。核电也需要水利资源,充足的水源,所以没水,啥都搞不成。
看来水利、水资源日益成为战略资源,关系国计民生,所以也要节约用水。气候变化是不是进入一个新时期,小冰河时期,我国北方降雨减少,出现旱灾,造成农业带南移,甚至造成一些王朝灭亡,但是现在是北方降雨增多,南方开始气候变热,古代河南有大象,湖北有犀牛、河马、鳄鱼,显然属于热带,气候变化,或者是汉唐盛世的前兆,也是一种国运。
有些事情就是国运,气候确实对人类、历史发展、变迁有很大影响。具体会怎么样,还需要观察。有专家说人类不需要保护地球,保护自己就行了,因为你人类无法决定地球,地球历史上也有高温天气,我们要做的可能确实是发展科技,保护自己。环保也可能是系统工程,也需要科学,例如有的湖泊搞禁渔,投放鱼苗,结果鱼把水草吃光了,反而湖泊水质下降,这到底是灾难还是幸福呢?
鱼太多了,它们不喝水不吃草么?澳大利亚野兔曾经泛滥成灾,所以保护环境、保护动物,也需要科学论证,系统全面思考,并且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字)
文
昆德拉传媒楚天舒
其他:部分图片供模拟想象,不代表文字特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