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对于很多邵阳的老乡来说,坐落于邵水之上青龙桥并不算是一个景点。但在外旅行多了的我,总觉得每一座城的人文古迹才更值得推荐给诸多游客。
今年是牛年,青龙桥的名字虽然是带“龙”字,但实际上它和“牛”才是有着莫大关系的。我们先从青龙桥说起,它原本是始建于唐朝的一座木桥,后在宋理宗时期改建为石墩桥,当时名为“跃龙桥”。这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宋朝的第五位皇帝——宋理宗赵昀在登基前曾是邵州防御史,邵州即为宝庆府,现在的邵阳。
跃龙桥后来几次易名,而我的童年对它的印象就是“冬瓜桥”(邵阳话,其实应是东关桥),如今使用的“青龙桥”在元朝时期就已被使用。青龙桥寓意城东“震”方,古代神话里将震神之位称之为青龙,这也就是青龙桥的得名源由。
至于青龙桥和“牛”的关系,是因为在青龙桥上还有一处著名的地方那就是龙桥铁犀。邵阳是一座有着历史古城,被称为“宝庆古城”,而这龙桥铁犀就位例于宝庆古八景、宝庆十二景之中。
龙桥铁犀追溯起来,是出自于清朝,当时铸造了两只犀牛的目地是为了镇压水怪。但在清道光年间,一场大水来袭,这两只铁犀牛都沉入了邵水河之中。直到一百多年后的年,邵阳因修资江大桥才捞起了其中一只铁犀。
如今我们在青龙桥看到的几座铁犀,其实并不是当时捞上来的犀牛,而是近些年来重新打造的。它给我们带来的,是历史的一种见证,青龙桥和铁犀的故事一直存在于岁月之中。除了青龙桥,在沿江桥旁中的水府庙也有一座铁犀,而友阿商场门口这几年也打造了一座“犀牛望月”。
铸造于清朝、落水于清道光年间、于年捞起来的那一只铁犀牛,有一说法是它目前位于双清公园。可惜之前回邵阳,几次经过那儿,却忘了拍水池之中的铁犀!
总结:
不论是青龙桥,还是水府庙,或是双清公园,都是邵阳这座有着多年历史古城保留下的文化遗产,随着岁月的流逝,它们有着不少变化,却也在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中留有深刻的回忆。春节到了,虽然我这次选择就地在厦门过年,但是翻看着曾经拍下的照片,思乡情更是浓浓升起。对了,这几个地方也很适合散步哟,当春节遇上情人节,探索家乡历史文化,也是不错的选择。
本篇图文由天使旅行地图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或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