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的青牛精可以说是一个大BOSS了,一笑收集了一些青牛精的图片(其中包括央视版的),大家仔细看看,有没有谁发现其中的问题?
好,现在揭晓答案,这些青牛精造型都错了!
我们先看原著中对青牛精是怎么描写的:
行者在旁闪过,见那魔王生得好不凶丑:独角参差,双眸幌亮。顶上粗皮突,耳根黑肉光。舌长时搅鼻,口阔版牙黄。毛皮青似靛,筋挛硬如钢。比犀难照水,象牯不耕荒。全无喘月犁云用,倒有欺天振地强。两只焦筋蓝靛手,雄威直挺点钢枪。细看这等凶模样,不枉名称兕大王!
这段描写中有几个关键点:
1、独角参差——青牛精就只长了一只角。
2、比犀难照水,象牯不耕荒——青牛精只是像犀牛和牯牛。
3、名称兕大王——青牛精又称兕大王,他就是一头兕[sì]。
也就是说,青牛精不是双角的大水牛,而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异兽——独角兕。
什么是兕呢?
《山海经·海内南经》记载:
“兕在舜葬东湘水南。其状如牛,苍黑,一角。”
译文:
兕在帝舜葬地的东面,在湘水的南岸。兕的形状像一般的水牛,通身是青黑色,长着一只角。
兕在古代的记载中是一种猛兽,通常与老虎并称,比喻凶恶残暴的人。《论语》用“虎兕出于柙”来类比出现重大过失,《红楼梦》中贾元春的判词最后一句“虎兕相逢大梦归”,也是用来形容陷入凶险境地的。
但又有一种传说说兕是千年松树所化(《太平御览》卷九百引《嵩高记》记载:“山有大松,或千岁,其精变为青牛。”),是木之精灵,逢天下兴盛方才现世,是极其长寿的瑞兽。
所以,在《西游记》中,青牛精抓住唐僧后并不像其他妖精一样是为了吃唐僧肉,而是为了完成KPI,凑足八十一难,顺便显示一下太上老君的法宝的。
由此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孙悟空请过来的各路神仙被收了兵器法宝都不是很紧张——他们看到金刚琢以后,就明白了其中的道道,但在没有弄明白事情的真相之前,却也不好直接当众点破,所以大家一起装傻充愣,就瞒了一只曾被金刚琢打过脑袋的猴子,看他上蹿下跳的——谁敢把这窗户纸捅开啊?太上老君在天上是啥身份?万一打乱了他的计划,谁担得起这个责任啊?
还是说回青牛精。
《封神演义》里写:“话说未了,只听得半空中一派仙乐之声异香缥缈,板角青牛上坐一圣人,有玄都大法师牵住此牛,飘飘落下来。”——这里写的板角就是额心长的一根独角。
那么,这种独角青牛,也就是兕,是不是真的存在呢?
有人说独角青牛就是犀牛,但一笑查阅了资料以后,发现兕更大的可能是一种灭绝了的远古异兽——板齿犀。
板齿犀是一种史前犀牛,生活在80万~3.9万年前的中亚,北亚及东欧等地。
板齿犀肩高最高3.5米左右,体长最长可超过8米,体重最重超过8吨。平均体重5吨多,是整体体型最大的一类犀科动物。也就是说,一只板齿犀的体型,几乎和现代最大陆生动物非洲象相当。
在我国甘肃还曾发现一具大型的中华板齿犀头骨,为板齿犀在中国的存在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据化石推测:板齿犀额骨上的单角最长可达2米。
大家看看这些科学家们做出来的板齿犀复原图,看看是不是和《西游记》里面的描述一模一样?
而且,在1.3万年前的原始人类洞穴壁画上,也有板齿犀的画像。所以,太上老君骑一头板齿犀,被人形容为“坐下板角青牛”,是完全合乎逻辑的。
有趣的是,板齿犀属于奇蹄目,跟马是近亲,反而跟牛是远亲(牛是偶蹄目)。所以,《尔雅·释兽》说“兕似牛”而不说“兕为牛”,还是有科学依据的。
更有意思的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的古生物学家邓涛还认为:板齿犀就是传说中的独角兽在现实生活中的原型。想想看,哈利波特骑着一头板齿犀在天空飞翔,那画风可就令人不忍直视了——有时候,咱们还是让传说保留一些神秘色彩会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