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娱乐原创
文|小机灵编辑|朴芳
为了更好地对疫情进行控制,许多行业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影视行业就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但令人欣慰的是,中国影视人们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为疫区积极捐款捐物。片方、营销方、院线、观众都期待着“春天”的到来,希望中国电影可以焕发新的生机。
近日《微博电影白皮书》的发布,无疑是一针在当下令所有影视人振奋的强心剂。
疫情终将过去,行业也必将回到正轨,所以我们在总结与思考的路上决不能停下脚步。这段时间内的回顾与复盘,是为了之后更好地进击与涅槃。
中国电影加油!
接下来,我们不妨调整思绪,回望一下刚刚过去的年。
这一年,中国电影票房达到了.66亿人民币,较去年增长5.4%,与北美票房差距进一步缩小。这个增长率与去年同期的9.1%相比有着非常明显的下降,可以看到中国电影市场的增长步伐继续放缓,观众消费也愈加理性。
也是在这一年,电影市场“头部效应”持续增强,电影票销售前15名的影片票房之和占全部影片总票房的五成以上。《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多部优秀国产片凭借良好口碑积聚的人气激发长尾效应,使各大院线纷纷延长档期,推高票房收入。
“头部效应”的强化证明了口碑对于影片的推动作用正在不断提升,观众与用户对于一部电影的认知和反馈威力也在增大。那么问题来了,未来如何在电影、明星与观众之间搭建起一座好的沟通桥梁?
关于这一点,很多平台在年度报告与总结中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思路,而这其中,微博电影的玩法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年对于微博电影来说,是生态持续完善升级的一年,在用户、营销、联动新力量等层面都做出了积极且有意义的尝试。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年中国电影市场背后的玄机,其实都藏在微博之中了。
更下沉的微博电影
与更精准的电影宣发
微博作为中国用户使用的高频移动终端之一,其中的电影兴趣用户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电影市场的趋势与变化。根据《微博电影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年微博电影兴趣用户规模增幅近50%,达到了4.09亿,其中男性比例上升近10%,是近5年来首次超过女性。
男性比例的上升源于《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国》《复联4》等吸引男性观众的爆款影片,贺岁档、跨年档等片方的布局也越来越考虑男性观众的感受。这些爆款影片的出现引发了电影社交人群变化,中国电影市场已经过了“得女性观众者得天下”的时代。
从白皮书中可以看到,年微博电影持续下沉,这与当下许多电影宣发的大思路是契合的,今年春节档的几部重头影片在没有撤档之前(比如《唐人街探案3》《囧妈》《紧急救援》等),路演模式走的都是下沉路线,这是因为三四线城市用户对票房贡献很大才会吸引片方和宣发方的注意。微博电影向低线城市下沉是正确的选择。
用户群体中,90后95后仍为主力,00后增幅进一步提升,正在成为电影传播新力量。虽然微博刚兴起的时代,这批90后们还比较小,但年轻用户对新事物的接受度很高,微博及微博电影现在的整体调性又与年轻人的审美相契合,自然能吸引更多的年轻用户。
可以看到微博电影的用户群体与当下的中国观影人群画像契合度很高,年轻观众早已成为中国电影市场消费的主力,微博电影在这个逻辑基础上用话题热度、覆盖全宣发周期、打造电影数据中心等营销手段助力电影宣发,高效且实用。
比如在覆盖全宣发周期这件事情上,微博电影不仅为映前密集的宣传期服务,还会照顾到影片的预热期和映后口碑发酵期,将想看—预售—票房变成可实现的转换链,而且通过打造电影数据中心更加精准地营销,直达核心受众。
白皮书显示,年多部影片的微博热度与票房走势是成正相关的,《复联4》微博热搜超次,年度票房之王《哪吒之魔童降世》热搜超90次,《少年的你》相关话题阅读量更是超过了亿。可以看到,有了精准的观众定位和有效的下沉动作,电影宣发方通过微博话题的运作,成功助力影片票房提升,传播效率很高。
微博电影在大V推荐度、电影详情页、微博电影榜这些功能产品也没有停下继续渗透的脚步,配合上电影数据中心的精细化数据服务,对于票房的推动作用有目共睹。虽然在评分、榜单这一领域现在有很多平台都在做,但微博凭借自身的“天然优势”,仍然体现出了一定的权威性和专注性,可以说在电影营销领域,微博仍然是无可替代的。
从热门电影
看微博电影的营销新玩法
白皮书显示,年多部热门电影的背后都有微博电影的助力,越来越多的影片选择微博作为宣发渠道。通过《流浪地球》《复联4》《少年的你》《我和我的祖国》等高热度电影在微博上的动作,可以看到微博的营销方式呈现出多元化、有创意的特点,我们不妨以这些影片为例,来解读一下微博电影的营销新玩法。
1.微博电影深知视频物料的高传播性,除了加大力度推广单片播放量再创新高之外,就每一则物料的亮点还会深入挖掘,如《受益人》中“我想有个家”预告,就凭借着真挚的情感以及柳岩精湛的表演成功引爆话题,单片预售日增高达%,效果惊人;而《我和我的祖国》中的“回归篇预告”则切合上了民众对于香港问题的关心与讨论,单片想看日增增幅达到了%。现在网友们还是有在微博上看视频的习惯,这些视频物料对于影片的预售和想看都有着很强大的转化作用。
2.微博电影深知自身的有利条件,所以在话题玩法上爆发了更多的创意性与互动性。比如《少年的你》,影片的话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电影本体讨论为基础、深挖亮点二次传播、破圈引发全网热议。通过三个阶段的电影价值深度挖掘,成功将《少年的你》相关的易烊千玺周冬雨表演、校园霸凌问题、重庆成为电影宠儿等话题上升为了全民议题,并且这其中的许多议题是具有强烈现实与社会意义的,比如#你小时候被霸凌#。
3.明星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有着最直观的吸引力,不仅要让更多明星入驻微博、多发微博,还会将明星与其将要上映的新片进行深度的捆绑,从而提升单片热度。比如《飞驰人生》,微博就成为了韩寒等主创的宣传主阵地,韩寒不仅抽奖,还会亲自打榜,7条抽奖博文贡献互动量超过了万,而且可以看出微博电影很注重话题的趣味性,促进明星与用户的互动。
4.口碑的来源多元化也很重要,微博电影的线上KOL联动与线下观影活动早已形成了自己的品牌风格,在年愈加规模化和主题化,比如国庆档《中国机长》,微博电影就联动了30位航空大V,在全国7城发起了观影活动。不仅使这些领域内的大V们为影片的品质背书,也令用户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观影活动不仅有电影,还会有知识和经验的分享。
微博仍将是未来电影
重要的增量渠道
年是微博电影营销不断深化的一年,也是“屡出奇兵”的一年,这与用户的需求有关,也与微博电影自身的创新与升级有关。
电影宣发的阵地正在不断多样化,要应对其他新崛起平台的冲击,除了创新与升级满足更广大用户的要求之外没有别的方法。对于电影曝光、明星宣传来说,虽然短视频平台正流行,但微博仍将是最稳固的阵地之一。
想要更好地笼络用户,先要知道用户们心里在想什么,又想看到什么。一直以来,微博电影的成功离不开“新力量”博主与影迷们,他们通过文字、视频等丰富的形式,开辟了流量的新源头,也缔造了微博上的多个“爆款”内容。我们印象很深刻的是《赵本山劝导小丑》的视频,博主
青红造了个白极富创意地将土味文化与冲奥影片相结合,这则短片在其他视频平台上也取得了极好的播放效果,在微博上更是成为了电影最热自制视频。微博需要博主们的创意引流,而脑洞大开的博主们也有了施展才华的平台。在电影节、颁奖礼等行业大事件上,现在越来越多的平台意图在这里分一杯羹,但如果说到专业性与传播性,微博串联各方力量仍然具有优势,作为当下最重要的影迷社区和电影新媒体营销平台,微博不仅要巩固自身优势,还要更加打造多样性与交互性。尤其是如何拉近观众与电影节、颁奖礼这些“高大上”活动的距离,可以令他们更好地参与其中,这是未来突围的关键。
年,微博与电影宣发的合作愈加成熟,也愈加成体系。在直播线上售票等电影营销方式层出不穷的今天,微博电影其实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可以挖掘,之后还会有哪些新玩法,也是行业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