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黄鹤楼公园岳飞亭前,7岁小女孩袁艺梦身着白衣,伴着一树红梅,一套岳家拳表演行云流水,往来游客驻足称赞。小艺梦来自湖北黄梅,自幼随妈妈袁媛习练岳家拳,曾多次参加全国和地方的武术比赛并获奖。这次跟着妈妈来武汉出差,特地带上自己喜欢的服装,要来黄鹤楼岳飞亭前打一套拳,看一看“岳飞”。
小艺梦为什么与岳家拳结缘?岳家拳是一种什么功夫?岳家拳和湖北有何关系?本文带你一探究竟。
01:15成长于全国武术之乡,自幼随母亲习练岳家拳
这是小艺梦第一次来黄鹤楼。刚刚下了一点细雨,路面有点湿,却并没有影响她的发挥。
“这一套拳共18个招式。”袁媛介绍,女儿打的这套一字拳,除了起势和收势,还包括震脚摆头、剪刀手、犀牛望月、左弓步冲拳、提膝劈掌、摆马、洗马手、盘肘、二指标、扁担拳、半箭手、左右魁星点斗、铲腿、扫腿抄箭、击闪风、抢击手。
“不同地方不同师傅打的不一样。”袁媛说,这套一字拳是当地为了推广和普及岳家拳编创的。
春节假期,小艺梦随妈妈去看了电影《满江红》,跟着演员一起背诵《满江红》,还说:“妈妈,这您教过我,我还练了岳家拳……”
袁媛在黄梅养马岭村开了一家岳家拳馆,平时在当地多所学校从事岳家拳教学和普及工作。艺梦自幼耳濡目染,两岁半开始接触岳家拳,曾于年在海南琼海举办的一场武术公开赛中获得幼儿组拳术和长器械一等奖。
袁媛曾于年3月来过黄鹤楼,参加由岳飞思想研究会、武汉岳飞文化研究会等联合主办的纪念民族英雄岳飞诞辰周年活动。据武汉岳飞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岳达回忆,当时,来自全国的多名岳飞后裔和各界人士参与,在黄鹤楼公园岳飞广场举行系列纪念仪式后,全场高唱《满江红》。
国家级“非遗”岳家拳,流动的“岳飞印迹”
岳家拳,迄今流传多年,先后于年、年列入第二批、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岳家拳,也成为黄梅、武穴等地的名片。
(图雷杰,黄梅岳家拳第二十六代传承人,现为中国武术八段)
“岳家拳,亦称岳武穆武艺。”黄梅岳家拳第二十六代传承人雷杰(现为中国武术八段)介绍,岳家拳为中国古代(南宋)民族英雄岳飞在岳家军的长年征战中创立的一种拳术,由套路、功法、短手、擒拿、伤科药方五部分组成,其中套路拳术有一字拳、二梅花、三门桩、四门架、五法、六合、七星、八法、九连环、十字桩、五虎等;器械有枪、刀、剑、叉、耙、锏、棍、锤、鞭等。
(图雷杰、袁媛、袁艺梦同台展示岳家拳)
雷杰的先祖雷如砺、雷如磋是岳飞麾下战将,精通岳家拳,解甲归田后,在民间传授岳家拳,代代相传。雷杰介绍,自3岁起,他就跟随祖父习练岳家拳。五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岳家拳的传承推广。他先后受邀到北京、重庆、深圳、内蒙古、台湾以及香港等地传授岳家拳,培养了大批弟子。袁媛也是其弟子。
“目前,黄梅县习练岳家拳的人数大约十几万人。”雷杰介绍,该县全民体育中心武术馆、大河镇县岳飞小学岳家拳训练基地、苦竹乡养马村岳家拳馆等岳家拳非遗传承基地,长年传授培训岳家拳。此外,岳飞小学、县一小等一批学校,开设了习练岳家拳非遗课程。雷杰表示,下一步要继续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
岳飞曾在湖北屯兵7年,四子五子葬于黄梅
岳飞39年的短暂一生中,曾有7年时间屯兵湖北,期间北伐四捷,岳王府就设在武昌。
南宋绍兴四年(),岳飞第一次北伐,出兵收复襄阳等六州后,曾登临黄鹤楼北望中原,满怀收复中原故土的雄心壮志和故国山河遭人蹂躏的悲愤之情,写下千古绝唱《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黄鹤楼公园内,有岳武穆遗像亭(岳飞亭)、岳飞铜像等多个岳飞相关景点和遗迹。
(图武汉黄鹤楼公园内岳飞亭)
据黄鹤楼公园网站资料,岳飞平反昭雪后,乾道六年(公元年),民众在武昌立忠烈庙以示祭祀。后几经改名、拆毁、重建和再毁,及至年卢沟桥事变后,岳飞成为激励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爱国楷模。武汉抗日群众团体在清理倾圮的岳王庙时,从瓦砾中发现一尊明万历十年(公元年)四月镌刻的有岳武穆遗像和云南太和(今大理)人张翼先所撰四言像赞诗的青石碑,于是在现址东8米处建岳武穆遗像亭,置碑于亭中。
“武穴、黄梅是岳飞后裔在湖北最集中的地方。”武汉科技大学国学中心主任、武汉岳飞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孙君恒教授介绍。
岳飞遇害后,其妻李夫人偕同岳震、岳霆隐居湖北黄梅聂家塆(即养马岭村)一带,繁衍生息。岳震、岳霆故后葬于黄梅。岳霆第4代孙岳万山的后裔从黄梅迁居到广济县(即武穴)。
岳震、岳霆及岳飞部将隐居黄梅时传授的岳家拳,现传于黄梅、武穴、蕲春等地。
在黄梅,油条不叫油条,而是叫“油炸桧”。岳窑、蔡山、李英聂福俊村、岳家塆、赵家畈等村庄,组成古村落集群,九百年来从未更名。
孙教授认为,岳飞忠孝伦理精神、岳飞诗文、岳家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岳飞为英雄武汉英雄湖北增添了内涵。
友情提示:近来,电影《满江红》热映,引发观众对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深切缅怀和历史追忆,岳飞的“湖北印迹”更是被广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