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娱乐原创
文|小福编辑|朴芳
一个公认的观点是,唯有让更多优秀青年影人进入行业,源源不断地为行业注入新血液。中国电影才能走的更高、更远。
为此,近几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电影人开始积极投身进青年电影人扶持活动中来。
年,已经是成龙电影A计划立项以来的第五个年头。疫情当下,中国电影行业步入了一个相对艰难的时刻,而在这样特殊的时间节点,更体现出了为中国影人、中国青年影人做一些事情的重要性。
“这个行业是要滚动的,多让一些人才进入这个行业,这个行业才能越来越好。”在接受犀牛娱乐专访时,成龙电影A计划第四期项目评审团导师田羽生导演说道。
9月27日,犀牛娱乐来到山东青岛,与众多影人们一同见证了成龙电影A计划第四期的开营仪式。与往年一样,这一期的成龙电影A计划也邀请到了众多资深影人。
在首日的论坛活动中,唐季礼、丁晟、田羽生、贾志杰、姚婷婷、申奥、何钧等多位导演、制片人、编剧齐聚一堂,面向青年影人畅谈创作经验。活跃的交流气氛与融洽的创作氛围,将上半年市场停摆留下的阴霾一扫而光。
A计划第四期
不变的初衷与更多的扶持
今年是成龙电影A计划首次落地青岛。作为青岛影博会的官方活动之一,第四期成龙电影A计划“青年电影项目支持计划”将携手青岛灵山湾影视共同为各位优秀青年电影人搭建交流学习以及合作共赢平台,带领学员一同感受影博会独具时代化、网络化、科技化的影视氛围。
继前三期特训营聚焦的编剧、特效、动作电影后,这一次,成龙电影A计划第四期将主题对准了具备类型化、创新力的项目。
本期成龙电影A计划将通过项目征集+导师课堂+拍摄工作坊+创投会+后续项目孵化的创新形式,整合行业资源,发掘优秀电影行业青年人才,搭建中国影人之间沟通交流与学习的桥梁,对具有类型化与创新性的电影项目孵化实行全方位的助力加持。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成龙电影A计划特别增设了“短片拍摄工作坊”单元,旨在为青年电影人提供和成熟电影导演们线下实战学习的机会。
在犀牛娱乐看来,这样形式多元的集中性交流扶持活动,正是当下中国电影行业所缺乏的。在其他同类活动中,大多是简化为项目征集、创投、孵化三个阶段,反而缺少了最核心的新老影人交流与线下实战学习。这样一来,对于很多新导演而言,该走的弯路还是会走。
而成龙电影A计划,则能够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指导,及时、直接地为青年导演提供建议。这不仅能够为青年导演的下一阶段创作提供重要助力,更代表着新老影人之间的传承。
在本期A计划征集到的来自组团队/个人的超过五百个项目中,最终由项目评审团甄选出了八部类型各异的入围项目。
活动中,和成龙合作三十载的老搭档,也是本次成龙电影A计划项目评审团主席唐季礼导演,在开幕致辞环节透露了他选择项目的标准。
首先,创意、题材要出众;其次,观众可看,可看的概念能是过审,我们不能天马行空地去想,很有创意,但是最后是不切实际是过不了审的;第三,画面可拍;第四就是我们的投资成本可控。这是新电影人要予以理解的。
在他看来,作品就是一个新电影人最好的名片,“如果你有一个作品,有15、20分钟,也许30分钟,这个不需要说任何的话,一看就知道你的水平在哪里,是你这个入行的入场券。”
第四期成龙电影A计划“短片拍摄工作坊”导师团主席丁晟导演也为学员们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我最初是从拍摄短片,开始一步一步的成长,中间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特别是成龙大哥,有好多好朋友还看过我记的一些笔记,这是我的方式。我希望我真诚的拿出我全部的本事,让学员们能够感觉到很实在的帮助,”丁晟导演坦言。
真正的好电影
是艺术与商业的融合
类型电影,可以说占据着商业电影市场的最主要地位。相较其他题材的项目,模式、框架相对固定的类型电影创作门槛更低。因此,在青年导演步入电影行业初期,很多人都会选择一部类型电影来作为“敲门砖”。
但如何才能够拍出一部具有创新性的类型电影?在接受犀牛娱乐专访时,评审团评委田羽生导演认为,从题材层面来看,目前市面上的类型元素已经非常完善了,现在考验导演的更多是类型融合能力。
“就跟做菜一样,它的调料只有这么多,盐、味精、酱油、醋、糖就这几样。你怎么调各种比例调在里面,做出一道属于你独特味道的东西,这才能看出一个导演的能力。”
他建议青年导演要从自己熟悉的故事下手。“如果不熟悉,就要钻进去,去体验生活。只有真实的故事才最能够打动人。”
在田羽生导演看来,没有什么比剧本更重要的敲门砖。一个吸引人的故事,比什么都重要。
不过,在更多时候,很多青年电影人更愿意将他们的处女作留给一次自我表达的机会。这种时候就需要在“自我表达”与“类型片”之中做出权衡。
导师论坛活动中,唐季礼导演说出了他的观点。“如果是在这次A计划中,因为有基金的支持和身边人的帮助,那青年导演就可以去拍一个富有自己的个性的故事。这是一张名片,让别人认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