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说大青龙汤能治一切瘟疫,倪海厦的错误不仅
TUhjnbcbe - 2025/2/26 15:06:00

自从我发文建议中医爱好者:不要向倪海厦学习《伤寒论》,而是应该向郝万山这样真正的中医老师学习,并且要坚持自己独立思考以后,尽管评论区一片叫骂之声,但是更多的网友却在默默地点赞,收藏,转发。

很多人认为我对倪海厦的批评没有依据,我又指出了倪海厦不懂古文,把大便硬,读成大便鞭,并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错误。对倪海厦的批评我本来想就此打住,原本我只想提醒中医爱好者别跟错老师,学到错误的中医知识而不自知。倪海厦讲课中的错误实在太多,我不愿浪费时间去一一纠正,提醒大家去向郝万山等真正的中医老师学习正确的伤寒论知识,就是我的目的。

可是昨天评论区里的一条回复却让我惊出了一身冷汗:一位网友说倪海厦讲过大青龙汤配合桂枝加附子汤可以治疗一切瘟疫,这次疫情他们全家15口人就是喝了此汤治好的,并以此为由对我展开批评。

网友的批评我见多了,对他的批评我并不介意,可是他提供的信息却非同小可,如果网友们真的这么理解大青龙汤,会出人命的!我马上百度一下倪海厦讲大青龙汤的视频。

倪海厦讲大青龙汤的视频有很多版本,大同小异。倪海厦在解读大青龙这张方子的时候,认为这张方子的主症是“发烧,恶寒,无汗,咳吐黄痰,口渴,没有胃口”。《伤寒论》第三十八条原文: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对比原文可以看出,《伤寒论》中大青龙汤对应的病症状与倪海厦所讲并不相同。“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的病机是表寒重,里热盛,所以仲景重用麻黄解表寒,配伍石膏清里热。大青龙汤是《伤寒论》里发汗力量最强的方子,麻黄用到六两,是发汗峻剂,不可轻易使用。倪海厦没有提出身疼痛,烦躁的两个要点症状,以发烧,恶寒,无汗,咳吐黄痰,口渴,没有胃口作为使用大青龙的指征,这是误用。大青龙汤适应症是外寒束表,恶寒无汗,津液未伤,所以没有口渴;病邪并未侵犯到胃,也没有纳呆;虽有内热,但并无里饮,郁热不久,也没有黄痰。

如果真出现倪海厦所说的症状,应该用麻杏石甘汤与小陷胸汤合方,也不该使用大青龙汤。此外,倪海厦在解读大青龙汤时,说石膏补充肺中津液,炙甘草清胃肠毒素也是臆想。对此不懂的读者可以自己去查查资料。

以上倪海厦所犯的错误还不算太严重,至少他清里热,散表寒的思路还是对的。但是他说“大青龙汤是两千年来中国人治疗剂所有瘟疫的主方”这句话可就大错特错了!这句话既不符合事实,更是对中医爱好者极大的误导。

伤寒和温病是外感疾病的两大类,也是瘟疫的两大类,温病又分为温热和湿温。

隋唐以后,人们多用伤寒方治疗温病,但是效果不佳,患者死亡率极高。宋金时代,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不能用再伤寒方治温病,开始逐渐摸索治疗温病的新方法。直到了明末清初,温病学才逐渐成形。叶天士的《叶香岩外感温热篇》是温病学形成的标志,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是一部温病学的集大成之作。至此中医治疗温病有了完整的理法方药体系,彻底脱离了用伤寒法治温病的误区。

倪海厦极力否定温病学派,坚持用伤寒法治疗所有瘟疫,不仅是历史的倒退,更是对中医爱好者极大的误导。不能用伤寒法治疗温病是多少前辈用生命换来的教训,他说“大青龙汤是两千年来中国人治疗剂所有瘟疫的主方”,不仅是自己无知,而且危害极大。如果真有人效法用大青龙汤治疗温病,是很危险的,那是事关人命的大事。

他说温病学派只知道用犀牛角,不懂得用石膏清热的说法,更是由于对温病学极大的无知。所有的温病学大家都是伤寒大家,对《伤寒论》的研究深度与倪海厦之间有天渊之别。用生石膏清热是温病学的治疗气分热证的常规方法,热入血分时才会用犀角,而且石膏清不了血分之热。

倪海厦否定了无数中医先贤,付出了多少人命的摸索实践,历经几百年努力才形成的温病学,没人指责。我批评了倪海厦几句,反倒成立众矢之的,这是件多么可笑的事情?

皇帝的新衣

对于所有中医爱好者,包括倪粉们,我真心地建议你们:要想学好伤寒论,还是自己多读原文,多看注释,听郝万山这样真正的中医老师讲课,自己再多加思考总结。学习倪海厦不是捷径而是歧途。中医不是文学,艺术,娱乐,而是事关人体健康和生命的学问。学中医不是为了听着开心,听倪海厦讲课你会很爽,但是你学到的是似是而非的中医知识,最终会误人误己。

倪海厦已经作古,我没必要和他过不去。倪海厦的粉丝们,都是与我一样中医拥趸,我本无意冒犯。那些贩卖倪海厦书籍的书贩子们,与我也素无瓜葛。但是,医学是事关人们健康和生命的大事,任凭似是而非的中医知识的流传,最终只会害了中医。皇帝新衣的真相,总要有人指出来。

1
查看完整版本: 说大青龙汤能治一切瘟疫,倪海厦的错误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