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恐龙时期的蟑螂究竟有多大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TUhjnbcbe - 2025/1/23 0:00:00

蟑螂是地球现存的最古老的物种之一,甚至可能比恐龙时期还要久远。

恐龙时期指的是2亿多年前至多万年前的中生代(包含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个纪),那个时代地球上的动物体型都很大,恐龙便是其中的代表,最大的阿根廷龙体长超过40米,重量吨以上,简直是巨无霸。其他的昆虫、爬行动物也比现在大几倍甚至十几倍,比如一种远古蜻蜓(学名:巨脉蜻蜓)的体长超过1米,还有一种远古蜈蚣(学名:远古蜈蚣虫)能长到2米多,恐怖如斯!

为什么那时的动物体型可以如此巨大?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当时地球的气候十分舒适,雨水丰富,光照充足,在这种极佳的环境之下,植物大量生长,且高大茂盛,这也为食草类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而以食草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也不愁没有食物来源,如此就形成了一个完美的生态链。其二,那时地球大气中的含氧气量比现在高得多,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高氧环境增加了动物的新陈代谢,动物们的身体都长得很快。其三,当时的许多动物还没有形成抑制身体生长的基因,因此总是尽可能向大型化发展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在这种环境之下,远古时期的蟑螂究竟能长到多大呢?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蟑螂有多大。原产于澳大利亚的犀牛蟑螂是已知世界上最大的蟑螂,成年个体体长可达8厘米左右,体重达60克左右。那如果是在恐龙时期,这样的蟑螂长到半米应该不是什么难事。想象一下,如果用基因技术复活了远古生物,那出现在你面前的是一只比猫还大的蟑螂,那是什么样的情景?

幸运的是这种情景并不会发生,并不是说远古生物不能复活,而是根本就没有这么大的远古蟑螂。那时候的蟑螂看起来其实跟现在的蟑螂并没有多少变化,而且体长仅有1厘米左右,体宽仅几毫米,比现在的蟑螂还小。你可能不信,但人类发现的许多蟑螂化石和琥珀都证实了这一点,这些化石从几千万年到几亿年都有,跨越了整个恐龙时期。可以说相对远古蟑螂而言,现在的蟑螂就是巨型蟑螂,这可能颠覆了许多人的认识。

那为什么恐龙时期的动物都向大型方向发展,蟑螂却反其道而行呢?

科学家认为可能是由几种原因导致的:一、蟑螂是最古老的洞穴生物,长期在洞穴中活动,体型必然受地形的限制;二、蟑螂有很多的天敌,有长期的博弈中,蟑螂发现小的体型更灵活,更容易隐藏,在面对天敌时生存概率更大;三、蟑螂喜暗怕光,昼伏夜出,而夜间没有日照,植物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导致夜间含氧量降低,再加上夜间温度低需要消耗更多能量,这些限制使得夜间活动的动物很难向大型化发展;四、蟑螂超强的繁殖能力也限制了个体向大型化发展,毕竟数量已经够多了,要是再变大很可能导致食物不够吃;五、蟑螂经历了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那次灾难在当时导致了地球9成以上的海洋生物以及7成以上的陆地生物灭绝,而蟑螂凭借着小型化的身体活了下来,或许是这种经历使得蟑螂的基因更青睐于保持小的体形。

不管怎么说,在恐龙时期蟑螂没有随大流向大型化发展是蟑螂得以生存至今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之后的第三纪大灭绝事件,包括恐龙在内的许多大型物种都消失了,而蟑螂和其他小型动物得以存活就是最好的证明。

当然,蟑螂能够在地球上生存几亿年凭借的不单是小型的身体,还有其他超强的能力。比如:蟑螂可以在水下憋气40分钟、只喝水不吃东西可以活90天、没有头还可以存活5天,这种生存能力令人类汗颜!除了这些之外,蟑螂还有独特的繁殖方式,雌蟑螂一生只需要交配一到两次就可以终生产卵,因为她的身体会存储精子供以后慢慢使用。一只雌蟑螂一年便可繁殖上万只小蟑螂,多时甚至可达十万只,恐怖如斯!

那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彻底消灭蟑螂呢?答案是没有。曾经有科学家说过,如果未来发生全球核战争,最后能够活下来的一定是蟑螂。蟑螂是很讨人厌的昆虫,听到这样的消息真是令人懊恼,但也没办法,谁叫人家是打不死的小强呢。

不过,虽然不能彻底消灭蟑螂,但防范蟑螂的办法还是有的。其实也很简单,只要能做到以下几点就能大大减少家里蟑螂的数量:1、最关键的就是保持环境清洁,蟑螂喜欢又脏又暗的地方,平时多打扫卫生,尤其注意床底、柜子等阴暗的地方,不要让蟑螂感到环境很舒服,因为它舒服了你就不舒服;2、保持室内干燥,蟑螂喜欢呆在潮湿的地方,因此要特别注意厨房有没有漏水;3、不要到处吃东西,因为掉落的饭菜、米粒都是蟑螂的美味;4、未吃完的食物一定要收拾好放冰箱或者盖好,避免蟑螂偷吃;5、要勤倒垃圾,因为蟑螂喜欢吃腐食,垃圾的臭味容易招来蟑螂。

把以上几点做好了,蟑螂发现没有油水可捞是不喜欢来打扰你的。其实人性也是一样,不是么?

1
查看完整版本: 恐龙时期的蟑螂究竟有多大说出来你可能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