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朴芳吕世明
一寸河山一寸血。
80年前,发生在年9月四天四夜的一场大会战中的小战事足可以载入民族史册。
这就是中国人都应该知道,且不应被遗忘的松沪会战中的四行仓库保卫战。
当时几十万的中国军队都被打垮,但有几百名留守的军人,面对侵略者的疯狂进攻,在上海苏州河旁的四行仓库仍然坚守了四天四夜。
如今,这段历史将被改编搬上大银幕,这便是管虎导演继《老炮儿》取得票房口碑双赢后,将在今年九月开拍的战争新片《八佰》。
犀牛君认为,《八佰》是近几年首部全景来展现战争题材的主流商业大片,也极有可能成为中国战争大片的全新模式。
《八佰》力求全景展现战争场面
“这是全世界战争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场最特殊的战役,50米之外真枪实弹杀人,50米之内是安全的。”导演管虎在现场介绍说。
由华谊兄弟与北京第七印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影片《八佰》于4日在北京召开了演员招募会,该片暨原华谊兄弟H计划第五季中的《八百启示录》。这也是第一次有影片公开向社会招募上千名型态演员。
影片的制作团队除著名导演管虎之外,摄影指导曹郁、美术指导林木、录音指导富康都是业内一流的金牌电影人,此班底暨之前管虎导演的《杀生》的主创团队。
《八佰》对于管虎的牵挂,几乎等同于《芳华》对冯小刚的牵挂,两部影片都是在两位导演心中存念了十年之久。管虎表示《八佰》聚焦了“一段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知道的历史”。影片要力图真实地反映淞沪会战期间八百壮士在日军的围困下坚守作战四天四夜的英雄事迹。
犀牛君在现场了解到,影片其实今年年初就已经在苏州开始搭建占地亩的真实场景。影片拍摄会尽量减少绿幕的使用,力求完全使用实景、实物来拍摄。同时为做到对历史的尊重和重塑历史,剧组查阅大量的相关史料,从多个角度来复刻年的上海,所有一切的工作都是为了可以真实地还原1:1的四行仓库和苏州河沿岸主场景。
尽管目前大量好莱坞和国内电影都已经全面使用绿幕和电脑特效来制作影片,但仍然还有一部分导演会坚持使用搭建真实场景的方式来拍摄影片,最为著名的导演便是克里斯托弗·诺兰,恰好其也在拍摄战争题材影片《敦刻尔克》。该片和诺兰之前的影片一样,场景要完全来实景搭建,并使用IMAX摄影机来拍摄。
华谊和管虎此次拍摄《八佰》也同样要抛弃绿幕技术,毕竟使用真实场景和实物拍摄的影片更具有真实感和历史感。
去年国内热映的战争题材影片《血战钢锯岭》,梅导选中悉尼西南部郊区布伦格利的一个农场,并不惜花重金将其炸毁,伪装成钢锯岭的顶端,成功拍出了几万平米的浴血战地场景。同时该片中“火烧鬼子”的戏份也使用了真人加特殊火焰的拍摄技术,抛弃了简单且造价等同的电脑特技。
真实场景搭建+使用真人拍摄+复原历史面貌对于一部精彩的战争题材影片是何其重要,同时也是何其的艰难。
不要背景板,《八佰》的千名演员招募计划是什么?
此次剧组开启了上千人的型态演员招募计划,而影片将于今年9月开机。
有趣的是,招募演员列表中清晰明确的分成了不同的地域、阶级属性,例如一方面是资产阶级角色,另外一方面是无产阶级角色。同时每个阵营中的每个角色都有很清晰明确的基本面貌要求。
对于历史题材影片的拍摄而言,每个角色都有其特殊的意义和共享,使用特定的招募角色可以去除老面孔带给观众的疲劳感。同时,招募的演员对于来之不易的演出机遇也会格外的珍惜。
更重要的是,这能够真实还原当时的人物形象和细节,从而避免过往大片中群演走过场的尴尬。
因淞沪会战所涉及到的人物众多,想在一部影片中来展现四天四夜艰苦卓绝的抵抗战斗难度还是很大的。因此影片也需要使用大量边缘化的角色来塑造战争对于社会各个阶层人物的不同冲击。
“型态演员是这个戏特别需要的,所谓型态演员也许没有台词,但是他们的表情和动作能记录下来。这里面有上海人、上海中产等,我们希望不要再让一堆群众演员,职业演员换上衣服在那里吃盒饭,在那里演完了就走,希望有这些热爱电影的人参与进来,真心实意去完成型态的塑造。”管虎导演特别对我们介绍说。
在之前国产影片中,群众演员大体都成为了影片的背景板,这次《八佰》的型态演员角色介乎与群众演员和主要演员之间,他们要担负为影片每一场群戏增光添彩的重要作用。
战争题材影片将不断突破市场天花板
淞沪会战之前一直较少展现到大银幕之上,年,中国台湾曾经拍摄过一部《八百壮士》,只不过这部影片有特定的历史局限性,属于当时台湾国民党当局的政治宣传电影,其电影本质已经有一定的削弱。
华谊兄弟算较早开始拍摄战争题材影片的民营影视公司,7年冯小刚便指导了《集结号》,在当年并不被大家所看好的前提下,拿到了全国年度票房的亚军,也是年度华语影片票房的冠军。2.5亿也仅比当年票房冠军《变形金刚》的2.82亿少了三千多万。
华谊年投资和参与发行了战争题材影片《狂怒》,该片取得了1.11亿的票房成绩。虽不显眼,仍是当时进口战争题材影片票房的新高。去年《血战钢锯岭》票房逆袭4.27亿,把纯战争题材影片的票房翻了四倍。
诺兰指导的《敦刻尔克》是其首次指导战争题材的影片,我们预计其在国内上映后将必然口碑和票房双赢,从而更加带动国内观众对于战争片的认可。而《八佰》的特殊性是更具有符合国人情绪的厚重历史感。我们也希望华谊可以借助之前拍摄《集结号》等战争影片的经验,加上导演自己对战争题材影片的特殊理解,来打造真正属于中国的战争大片。
此外,国内观众自身的成长也有助于战争片票房的加持,特别是现在内地观众,较容易受到民族情绪的感染。不单单是国内的观众,整个东亚地区,特别像市场更加成熟的韩国,也都对爱国题材的战争影片有特别高涨的情绪。
《八佰》的故事虽然对于大多数观众有些久远,但植入国人血脉的民族情绪是挥之不去的,韩国的《鸣梁海战》都可以横扫《阿凡达》,反思战争的《太极旗飘扬》同样也可以拿到韩国当年票房的冠军,这两部影片同时展现了当时韩国电影最高的制作水准,所以我们对于《八佰》也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目前来看,《八佰》从场景搭建、演员招募、主创团队构成等几个层面,都秉承了认真的匠心态度。那么对于这部诚意满满的战争大片,我们认为在发展中的市场环境下,有机会打开华语战争题材影片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