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位于杭州市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顺风路的“犀牛智造工厂”投产。秘密运营三年后,该公司首次正式对外披露“一号工程”犀牛智造。
阿里曾在年,提出了五新战略,其中包括“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和新能源”,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看到阿里日拱一卒地在不断落地五新战略,而到了今天,已经初见端倪,可以看到了一个基本完整的布局。
在9月16日,阿里揭幕五新战略中最神秘的部分“新制造”,这个保密3年的新制造平台正式公开亮相,为智慧供应链升级打造了一个标杆样本。
50%采用无人化生产
大部分订单可以1小时内完成
一名阿里巴巴工作人员介绍,工厂50%采用无人化生产,并采用了蛛网式吊挂等独家专利技术,大部分订单可以1小时内完成。同时,系统平台会对工人的工作效率进行记录。其还可以为工人打造“驾驶证”式的工作记录,未来工人求职其他工厂时可以在系统查询到工作经历。
在传统成本管理工作中,重心则偏向于对产品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资源浪费现象的控制上,而忽视了产品设计环节的成本耗费所占的比重,致使产品在投产后不久就要进行设计改进,造成了多余的浪费。而精益成本管理的重心则主要是放在产品研发设计阶段,以合理的规划来最大限度地缩减成本。
按需下单,按需生产的“傻子工厂”
目前已经有多个淘宝中小商家、产业带商家、直播主播已经用上了犀牛智造。
传统工厂的利润很多时候来自于规模化,因为订单量越大,单件的成本就越低。如果订单量很小,很多工厂都不愿意接单,因为开动一次机器的成本,可能远远高于这一单的利润的。
而“犀牛工厂”却只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中小订单,仿佛在与这个行业的规律背道而驰。从需求端入手,阿里的犀牛智造解决了库存问题,它是按需下单,每件商品都已经有人预定了,商家再根据订单找犀牛智造去生产,对于商家来说,更能接受这种不用囤货的方式,而不是去找以前的那些服装厂去进货或者下单。
库存周转周期大大缩短,灵活程度也得到了更大的提升,这样的突破对于服装行业的人看来,确实是一个颠覆性的突破。低成本、高质量、快速交付、小单可订是生产能力的竞争力来源,谁能完成这个供应链的智能化升级,也就几乎掌握了制造业的未来。
成本管控是各个企业适应市场环境提高效益、永续经营的必要手段,而终极目标是不断降低成本以获取更大的利润,将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塑造管控思维,解析成本分析方法是每一位管理者都需要掌握的“降成本去库存法宝”,本期主讲老师李燕,带你结合实际案例,掌握成本管控的“核心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