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厨房、卫生间以前都是没有的,改造得非常好了,现在住起来非常的舒适、安全、舒心。”家住在铜仁市万山区万山镇麻音塘社区的周建豪竖指称赞道。由于自身残疾、劳作不便,周建豪收入低微,他所居住的房屋被鉴定为危房,获得危房改造项目,得益于棚户区项目改造的实施,“老房子”如今换上了“新面孔”,圆了他的“安居梦”。“我们是很满意了,这边落雨没怕,落冰雹没怕,大风来也不怕,住着舒服又安全。”雷新祥开心点赞道。万山镇犀牛井社区居民雷新祥,曾经是贵州汞矿的一名下岗职工,同样也是经由棚户区的改造获得了一套新房。搬进新家后,他便将家里角角落落都好好布置了一番,开启了新的生活。
万山区万山镇犀牛井社区棚户区
“安居梦”成真点燃了群众对生活的希望和热情,“安居梦”的实现则离不开棚户区改造的深入推进,“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的贯彻落实。万山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周小龙说:“通过这个项目对老百姓房屋的漏水情况、居住环境、室内功能设施等几大方面进行了改造完善,极大地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和出行环境,提升了老百姓的群众满意度。”据万山区住建局征收与补偿中心主任黄艺统计:“我们在棚户区改造项目中实施了套,安置了余人,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生活居住环境,改善了城市的面貌。”与周建豪、雷新祥一样尝到政策“甜头”的还有住在丹都街道挞扒洞社区的居民蒋德云。年,得益于“五改一化一维”工程的顺利实施,蒋德云家新修了现代化厕所,翻新了木质楼房,还改善了厨房、水、电及地面硬化等基础设施,居住环境焕然一新,生活条件提质升级。据蒋德云回忆,“以前我的房子全部是垮的,上厕所都要带雨伞,以前所有的灶房、厨房,包括卫生间全部是垮的,后来政府把我房子的这些问题全部修缮好了,现在雨下得再大,也安全的很,住起来舒服。”万山区丹都街道挞扒洞社区党支部书记蒋秀林说:“为了改善老百姓的人居环境,我们做了许多工作,进行了五改一化一维全覆盖,对符合要求的老百姓进行了危房改造,让老百姓能住上安全房、舒适房、幸福房。”“在五改一维一化工程中,做到确保应改尽改,做到不漏一户,在确保农村群众住房%的安全基础上,改善了人居环境,补齐了基本的居住短板。”万山区住建局征收与补偿中心主任黄艺如是说。群众的“忧心房”变成了“暖心房”,实现了“居者优其家”、“住者安其居”。据悉,丹都街道挞扒洞社区共有余户农家进行了“五改一化一维”改造,其中改厕99个,改厨个,改水57处,改圈10个,实施房屋维修和农村危房改造67户,房前屋后硬化68户。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郑洁
编辑孙蕙
编审付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