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刘晓博
今天(3月2日)财经圈最大的新闻,是一场发布会和A股的新一轮下跌。
每年的“两会季”都会有很多场新闻发布会,今天上午这场的“答问人”是央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
在这场新闻发布会上,郭树清表达了“两大忧虑”,透露了“一个预判”,对于今年的投资非常重要。
第一个忧虑,是房地产这头“灰犀牛”。
郭树清曾多次在公开场合,称房地产是中国最大的“灰犀牛”。
所谓“灰犀牛”,是跟“黑天鹅”相对的概念,“黑天鹅”是很难预料的、突如其来的风险,比如疫情。
而“灰犀牛”是大家习以为常的重大风险,久而久之反而淡忘。房地产就是比较典型的一个。
上图:地产灰犀牛不断长大,已经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27.3%。
不过跟以往谈房地产不同,这次郭树清口气稍微有点严厉。他的原话说:
房地产的问题应该说现在金融化、泡沫化倾向还比较强,但是去年投向房地产的贷款增速第一次降到了平均贷款增速之下,这个成绩来之不易。
我们相信,房地产的问题会逐步得到好转。现在我们也进一步采取一系列措施,你们也可能注意到,各城市“一城一策”推出房地产综合调控举措,目的是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逐步把房地产的问题解决好。
当然,我也说到“灰犀牛”问题,很多人买房子不是为了居住,而是为了投资或者投机,这是很危险的,因为持有那么多房产,将来这个市场要是下来的话,个人财产就会有很大的损失,贷款还不上,银行也收不回贷款、本金和利息,经济生活就发生很大的混乱。所以必须既积极又稳妥地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在这段话里,郭树清表达了几层意思:
1、房地产的金融化、泡沫化倾向还比较强。这主要是指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尤其是今年带头上涨的几个。
2、郭树清曾多次警告——未来投资房地产有风险,或会跑输大盘。这次再次提醒,“很多人买房子不是为了居住,而是为了投资或者投机,这是很危险的”,还假设市场如果崩盘,会出现断供等问题,并对经济生活引发“很大的混乱”。
3、对于房地产的风险,管理层不会放任不管,会进一步调控。目标不是让市场下跌,而是“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上图:灰犀牛给中国贡献了巨大的财政收入(卖地收入计入政府基金性收入),占一半预算的比重再创新高。
第二个忧虑是,未来欧美金融泡沫破裂,给中国市场带来剧烈的波动。
郭树清说:“欧美发达国家金融市场高位运行,和实体经济严重背道而驰。金融市场应该反映实体经济的状况,如果和实体经济差别太大,就会产生问题,迟早会被迫调整,所以我们很担心金融市场,特别国外金融资产泡沫哪一天会破裂。”
他还认为,由于中国在疫情之后货币政策宽松比较适度,目前资产价格有较强吸引力(相对西方显得比较便宜)。西方放水较多,所以会有热钱流入中国;但未来一旦欧美回收流动性,这些钱又会退潮,到时候会引发中国股市等资产价格下跌。
一个重要的预判是:今年中国的利率会上行。
郭树清表示,因为整个市场的贷款利率在回升,估计今年贷款利率会有所回升。但“总的来说利率还是比较低的”。
这场发布会的信息非常丰富,但最重要的是上述三点。尤其是第三点,是郭树清此前公开讲话里基本没有提及的。
上述观点意味着什么?市场给出了回答,今天上证指数跌了42点,恒生指数跌了多点(下午3点48分)。
恒生指数跌,还有其他的因素,比如港府是否开征股息税。不过香港官方在上午11点多就已经辟谣了,称没有计划开征股息税,但不排除继续增加印花税。
怎么看郭树清的“两个忧虑”和“一个预测”?
我觉得,“两个忧虑”意味着金融监管当局头脑非常清醒,他们知道风险在哪里,是怎样形成的,也知道该怎么办。
“一个预测”,其实就是解决办法。是让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化,提前刺破泡沫,或者抑制出现更大泡沫。
疫情之后,欧美日等主要经济体的确放水太多,用力太大。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基层政权比较弱小,没有办法通过全民隔离来抗击疫情,导致疫情失控,被迫通过直升飞机撒钱来拯救经济、拯救国家。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跟金融风暴不太一样。走出金融风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去产能、去杠杆,调整产业结构。
疫情不同,它可以戛然而止。到那时,刺激政策退出就需要力度很大、速度很快,否则会有严重通胀。这对资产泡沫的考验将是史无前例的,弄不好会爆发金融危机。这就是坊间“年将有全球金融危机”说法的来源。
对此,中国金融当局如临大敌,提前出手。央行自年4月末以来,就再也没有降息过。疫情里最大力度的降息,也不过局部的20个基点(5年期只有10个基点)。
年会加息吗?
现在还不知道。虽然郭树清预测,年贷款利率会走高。但这种走高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央行提高1年期MLF利率,带动LPR利率升高,这是正式加息,对市场打击力度比较大。
还有一种,是更可能的选项,或者说是正在发生的选项,就是央行不增加MLF的利率,LPR利率也保持不变。但官方有官方的资金价格,市场有市场的资金价格,由于央行放水量在减少,资金价格自然会上升,大家拿到的贷款也就“变贵”了。
第一种加息,我们可称之为“正式加息”,或者“敲锣打鼓的加息”;第二种加息,是悄悄地加息。
第二种情况肯定会发生。
事实上,它已经发生了。从下面余额宝7天年化收益率走势图就可以看出,市场里无风险利率走高已经维持了一段时间。
稍有点金融知识的人都知道,一旦货币政策转向,从宽松转向收紧,资产价格必然会下跌,尤其是房价和股价。
股市比楼市更敏感,也更讲究“打提前量”,所以最近一段时间的跌,都跟这种预期有关。现在监管当局承认了年贷款利率会上升,其实也等于给出了最明确的信号。
疫情以来股市的这一轮上涨,已经走到了尽头,接近了尾声。这也符合我之前的预测,未来半年市场将有所调整,然后再孕育新的机会。
从时间上看,上证指数还有构筑头肩顶“右肩”的机会,给没有来得及减仓的投资者逃跑的新机会。没有“右肩”(直接一泻千里)的机会,似乎不大。
至于楼市,由于全国的龙头深圳祭出了“官方二手房参考价”,而且银行都表态遵照执行,这相当于全面提高二手房首付比例。再加上真实成交价不能被中介通过任何公开方式披露,买卖双方达成价格共识的难度增加,所以市场全面转冷是必然的。
深圳这种调控方式,是史无前例的,它传递了官方稳定楼市的坚定决心(如果仍然不管用,还会有更严厉的大招)。所以,一线城市楼市今年会比较稳定,热钱会向普通二线城市,以及三四五线城市分流。
不要以为地产“灰犀牛”会死,它死了,将会天崩地裂。“灰犀牛”只能慢慢养着,甚至还要允许它长大,只要不长得太快、太大就好。当然,要给它带上头套和锁链,比如“三道红线”(房企融资)“两道红线”(房贷集中度)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