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金店误将仿制品当金条出售 顾客要求双倍索赔
卖了根30多克金条误将仿制品当真货
小张是重庆一家金店新售货员。当晚7点过,一对中年夫妇和他们的父亲走进金店。小张迎上去,热情招呼。金店监控显示,顾客正在选购金条。
中年夫妇看着金饰,和老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商量着。小张热情地推荐店里热销产品:装饰投资金条。小张很快打开柜台锁,拿出一款最新的金条给夫妇看。
小张称,他们对这款金饰很感兴趣。一番推荐后,中年夫妇决定买一块金条投资。一称重,大概30多克,核算成人民币共8000元。中年夫妇用一张信用卡刷卡,办完业务后就离开了。
小张很高兴,当晚做成了一笔大单,这对于初到柜台的她来说,相当重要。但这份高兴没持续多久。“柜台里的样品呢?”当晚8点过,大家开始清点货品。同事发现作样品用的仿制金条不见了。
小张终于想起,作展品的那根金条已被顾客买走了。同事告诉小张大事不妙:为了安全起见,金条展品是仿制品。它与真品不光外观一样,连重量也是一样的。报警辗转找到顾客赔礼道歉赠送金链
小张一听,心里顿时凉了半截。她立即冲出金店,在周围大型商场内逛了一圈,希望能找到那对中年夫妇,但事与愿违。买金条的中年夫妇,听口音不太像主城人。她焦虑得一夜没睡。第二天,小张和同事就到江北区观音桥商业区派出所报警。
派出所民警刘玮强说,他们从店里找来当日消费刷卡存单后,一起到银行去查信息。因打印银行卡号底单隐了两位卡号,银行无法查出顾客信息。小张只好回店里向总店打报告,查询当日消费的卡号。
一来一去3天过去了,当天划卡消费金条的信用卡号终于找到了。刘玮强和小张找到顾客的。信用卡的主人是名男士,姓曹,潼南人,早已回家上班。
金店工作人员打去,告诉曹先生因为疏忽,将展品当成正品了。曹先生听完大吃一惊,相当生气。小张知道是自己失职,不停地道歉。小张说,除换正品外,金店还会送一条金链作为补偿。
曹先生称,这事要回家与妻子商量后再答复。 上一页12下一页显示全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