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长刘胜军
7月18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发了一篇评论员文章提到,“既防‘黑天鹅’,也防‘灰犀牛’,对各类风险苗头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置若罔闻。”“黑天鹅”已经世人皆知。
房地产泡沫是毫无疑问的最大“灰犀牛”。一方面,对于中国房价的泡沫化已经没有争议,但另一方面房价调控却陷入“空调”的境地,不断逼空,导致很多人产生“房价永远不会跌”的错觉。
环视全球的房地产泡沫,都符合两个特征:一是周期长,一轮大牛市超过10年并不稀奇;二是泡沫破裂时地动山摇,犹如雪崩和泥石流,逃生非常困难。
第二只“灰犀牛”是“货币贬值、资金外流”引发类似于年亚洲金融危机那样的金融动荡。最近两年,受国内资产价格高企、经济增速放缓、经济转型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形成了人民币贬值预期,导致外汇储备从4万亿美元下降至3万亿美元。尽管最近外汇储备趋稳,但主要是外汇管制加强的结果,人民币贬值预期仍未消除。
第三只灰犀牛是银行不良资产的增加。目前官方公布的银行不良资产率在2%左右,这是非常好的数字。但市场并不买账,从银行股的股价表现看,不良率显然存在低估。很多银行股的PE(股票市值与净利润之比)在5倍左右(A股市盈率中位数70倍);PB在1倍以下(即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
面对“灰犀牛”,你该怎么办?
第一,树立坚定的风险意识,保持充足的流动性,资产组合保持合理的分散化。
第二,踏空房地产大牛市的朋友们,这么多年的心理煎熬都挺过来了,再继续坚持几年吧,千万别在泡沫破灭前冲进去当“接盘侠”。
第三,远离恒大、融创之类的“债多不压身”的大户,警惕庞氏融资陷阱,远离银行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