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痤疮医院咨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9219340431032125&wfr=spider&for=pc概要
犀牛角是一种珍贵的有机宝石。因其价格清亮,百般仿造品不足为奇。此中牛角、驴蹄等是外貌上与犀牛角最为如同的仿造品。为了有用地将它们区隔开,本文从旧例仪器测试(密度、折射率和荧光探测)、夸大观测、红外测试解析及扫描电镜解析等方面别离对三类样本施行了比较协商。成绩显示,显微夸大观测三者在横截面与纵截面方位的不同特色是有用识别它们的首要测试法子。
1
序言
犀牛角是一种难过的有机宝石。由于其奇特的质感、纹理,犀牛角一贯灵活于珠宝墟市中,尤为是文玩界。在文玩界,素有“一红二黑三白”之说,“红”为鹤顶红,“黑”为犀牛角,“白”为象牙。
犀牛首要生计在非洲南部和东南亚区域,包罗非洲犀牛(黑犀和白犀)、苏门答腊犀牛、瓜哇犀、印度犀等品种,此中散布在亚洲的犀牛曾经面临绝种,现已被加入《濒危野灵便植物种国际业务条约》。华夏境内固然曾经没有了野生的犀牛,但做为该条约签名国,华夏长期赞成抑遏任何犀牛成品买卖的禁令。这些办法固然闭幕了对犀牛的正当买卖,不过暗盘买卖却变得畅旺起来。
墟市中百般与犀牛角特色如同的仿造品屡次浮现,以假乱真。据后人协商,仿造品首要分为两大类:人为树脂成份的人工品和天然的动物成品,如牛角、驴蹄等。此中人工产物与犀牛角的不同较为显然,简单经过外貌特色以及物资成份不同将两者区隔开。但是天然的角成品,由于成份与犀牛角如同,外貌上时常也具备和犀牛角近似的纹理,易让人混淆。
本文经过先容犀牛角成品的特色,以及它与牛角、驴蹄等仿造品的差别,旨在为判决办事人员供应判决意见。
2
犀牛角成品先容
犀牛角,即犀角,为犀牛鼻子上好处的角。此中非洲犀牛和苏门答腊犀牛为双角,此外的两个品种都为独角。
因其珍贵性,犀牛角成品从来倍受尊崇。古时的宫庭匠人多根据犀牛角的天然形态,雕琢做成羽觞或装璜类器具。方今流存于世的犀角雕器多为我国明清两代所制,被视做希世之宝。当代的犀牛角成品常被加工成牌子、珠子或羽觞等形态,用于佩带或观摩。
犀牛角原角呈圆锥形,自底部进取渐细,稍屈曲,是非不等。表面为黧黑色,下部色渐浅,呈灰褐色。它由表皮角质造成,内无骨心。首要成份为角卵白、胆固醇、磷酸钙、碳酸钙等。
犀牛角短粗且底盘较大,角壳内满盈毛发孔匀称散布的物资。角的外皮折皱,无光亮。内部布局具备半通明度,纵向具备细长的纤维状线条(图1a),横向具备齐心环状布局,颜色外部较核心处深,如图1b所示。
图1犀牛角原角特色
Fig.1ThefeatureofRhinoceroshorn
3
样本测试解析
笔者从私家收藏者手中借得小量犀牛角成品以及牛角、驴蹄等仿造品,底下经过各项宝石学参数测试,比较先容样本的识别特色。
3.1样本描画
测试样本的颜色、通明度、形态及分量等特色见表1、图1所示。
图1犀牛角及其仿造品
Fig.1Samplesofrhinohornanditsimitations
3.2旧例仪器测试
采纳清水称重法对样本施行了密度测试,用点测法施行了折射率测试,并用紫外荧光灯观测了样本在是非波紫内线下的发光特色,测试成绩见表2:
天然角成品等密度为1.29—1.31g/cm3,折射率为1.54(点测)。测试成绩显示,犀牛角的密度和折射率与天然角成品一致。看来旧例的仪器测试没法分辨犀牛角与牛角、驴蹄等仿造品。
3.3夸大观测
犀牛角的角质健壮,制成成品后,仍旧会保存其原角特色,气息略带幽香。纵截面有显然的纹理,俗称甘蔗纹或竹丝纹,横截面显现非凡的鱼卵状纹理,核心通常看来崛起的髓腔,称为鱼籽纹。
操纵20倍-30倍显微镜对样本施行夸大观测显示,犀牛角成品侧面均看来竹丝纹,纹理平行但不赓续(图3a)。横截面看来鱼籽纹,形态不规定、呈扁平延长状或近圆形,巨细不匀称,部份核心有崛起髓腔(图3b)。鱼籽纹在犀牛角样本颜色深的地点较颜色浅的地点显然,如图3c、3d所示(图3c为样本XJ-4的淡色部份,图3d为样本XJ-3的深色部份)。
图3犀牛角的显微特色
Fig.3MicroscopicobservationofRhinoceroshorn
对仿造品FXJ-1、FXJ-2施行夸大观测,看来其具备角成品的管状布局,平行分列,较犀牛角侧面竹丝纹更赓续(图4a、4b)。横截面看来管道孔洞,巨细形态较为匀称,核心空腹,与鱼籽纹不同显然(图4c)。
对仿造品FXJ-3施行镜下观测,看来其具备与FXJ-1、FXJ-2雷同的特色。横截面看来与管状布局贯串的孔洞,孔洞巨细匀称(图4d),侧面看来赓续散布的管状布局(图4e)。因样本FXJ-4侧面有雕琢斑纹,故其侧面管状布局不显然,只能见横截面上的孔洞,整个外貌与犀牛角更为如同。但子细观测,这些孔洞巨细匀称,浓厚分列,似一个个等大的汗毛孔,中空,具备与鱼籽纹巨细不一、核心有崛起髓腔不相同的特色,见图4f。
图4犀牛角仿造品的显微特色
Fig.4MicroscopicobservationofRhinoceroshornimitations
综上成绩,夸大观测是差别犀牛角与牛角、驴蹄等仿造品的首要判决法子。但由于大普遍角成品都具备管状布局及横截面的孔洞,要细致和犀牛角的竹丝纹、鱼籽纹子细分辨。
3.4红外测试解析
为进一步肯定犀牛角与仿造品在物资成份上的不同,笔者对样本施行了红外光谱仪的测试解析。采纳Nicoletis10型傅里叶调换红外光谱仪施行测试,测试前提:ATR(iD7)衰减全反射法,分辩率为8cm-1,扫描次数为32次,测试领域为-cm-1。
图5样本红外光谱测试图
Fig.5FTIRspectraofsamples
红外光谱仪测试成绩如图5所示,此中(a)部份为FXJ-1、FXJ-2、FXJ-3、FXJ-4等仿造品的红外光谱图,(b)部份为XJ-1、XJ-2、XJ-3、XJ-4、XJ-5等犀牛角的红外光谱图。成绩显示,犀牛角与牛角、驴蹄等仿造品具备雷同的红外光谱特色。样本别离在、、、、、、cm-1等处有汲取峰。此中cm-1为O-H伸缩振荡,cm-1为C—H错误称伸缩振荡、cm-1为C—H对称伸缩振荡,cm-1为卵白质酰胺Ⅰ带C=O伸缩振荡汲取峰,cm-1为卵白质酰胺Ⅱ带N—H屈曲振荡和C—N伸缩振荡偶合峰,、、cm-1等为卵白质酰胺Ⅱ带C—N伸缩/N—H屈曲振荡峰。
借此可肯定犀牛角与牛角、驴蹄等仿造品的成份首要为卵白质等物资。
3.4扫描电镜解析
本文操纵扫描电镜对样本施行了宏观状貌解析。测试仪器为扫描电子显微镜FEIQuanta、能谱仪EDAXGENESISXM2i。操纵前提:高压HV20KV,办事间隔WD10mm,探头detETC。
该测试的样本为XJ-1、XJ-5、FXJ-3。此中XJ-1观测了其淡色部位的鱼籽纹特色,XJ-5观测了其深色部位的鱼籽纹特色。经过比较可知,犀牛角淡色和深色部位都可具备鱼籽纹,但两者特色不同。淡色部位鱼籽纹形态、巨细更为规定一些,大部份呈细窄的延长状,崛起髓腔罕见(图6a)。而深色部位的鱼籽纹形态大多呈分离的椭圆形、不规定圆形、近圆形等(图6b),核心偶然看来崛起髓腔(图6c)。如许的特色,如在电子显微镜下,体现为犀牛角深色部位比淡色部位的鱼籽纹更简单观测,这与前文3.3章节所先容的特色一致。
扫描电镜下,看来仿犀牛角成品,驴蹄FXJ-3的表面,其外貌与鱼籽纹如同的部份是巨细、形态较为规定的孔洞,孔洞呈圆形,核心没有崛起髓腔(见图6d),部份孔洞内部中空。
图6样本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象
Fig.6SEMofsamples
4
论断
本文经过旧例仪器测试、夸大观测、红外测试以及扫描电镜测试等探测法子对犀牛角与牛角、驴蹄等仿造品施行了比较解析,得出以下论断:
(1)按照旧例仪器测试,犀牛角与两种仿造品的密度、折射率参数领域一致,LW和SW下荧光特色如同,因而没法用旧例探测仪器将它们区隔开。
(2)经过显微镜夸大观测,犀牛角成品侧面看来竹丝纹,纹理平行但不赓续。横截面看来鱼籽纹,体现为形态不规定,巨细不匀称,部份核心看来崛起髓腔的特色。且犀牛角深色部位其鱼籽纹较淡色部位更为显然,更易于观测。牛角、驴蹄等仿造品侧面看来赓续散布的管状布局,横截面看来与管状布局贯串的孔洞,孔洞巨细匀称,核心没有崛起髓腔。因而,夸大观测是分辨三者的首要探测权谋。
(3)经红外测试解析,犀牛角与牛角、驴蹄等仿造品的成份首要为卵白质等物资。
(4)经扫描电镜观测,犀牛角淡色及深色部位都可具备鱼籽纹。此中淡色部位鱼籽纹形态、巨细更为规定一些,多呈延长状。而深色部位的鱼籽纹形态则大多呈椭圆形、不规定圆形、近圆形等,核心偶然看来崛起髓腔。驴蹄的表面具备外貌与鱼籽纹如同的孔洞,但其巨细、形态较为规定,首要显现圆形空洞,无崛起髓腔。
总之,测试成绩证实,根基数据探测以及物资成份解析均没法将犀牛角与牛角、驴蹄等仿造品施行分辨。显微夸大观测是现在判决它们的有用法子。值得细致的是,犀牛角与这两类仿造品均在纵截面和横截面具备近似的特色,因而需求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