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黑天鹅与灰犀牛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皮肤病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如需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

年真是个特别之年!一大早就被“马拉多纳病逝”的消息轰炸的有点头疼。球王马拉多纳是我们这代人的青春,喜欢阿根廷足球队就是因马拉多纳而起,如今“上帝之手把他拉走了”!年初1月26日,小飞侠科比突然折翼,出人意料的飞去了天国;年底11月26日,球王马拉多纳又突然离世,也让人难以相信。新冠疫情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肆虐了将近一年并且还在持续,真的是“黑天鹅”满天飞的时候。今天跟大家聊两个我们不愿面对的现象:“黑天鹅事件”和“灰犀牛事件”。

先说说“黑天鹅事件”,它指的是难以预测且非同寻常的事情,常常比喻一些非常罕见、出乎意料的风险。美国作家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的经典作品《黑天鹅》对这一现象有比较详细的论述,建议大家可以读一读。其实大家都知道今年最大的“黑天鹅事件”就是新冠疫情的爆发,这也是最符合“黑天鹅事件”的形成条件。一般来说,“黑天鹅事件”的形成有三个特点:第一是它具有意外性,即它在通常的预期之外,也就是说没有任何能够确定它发生的可能性的证据;第二是它产生重大影响;第三是虽然它具有意外性,但人的本性促使我们在事后为它的发生编造理由,并且使它变得可解释和可预测。简而言之,这三点概括起来就是:稀有性、极大的冲击性和事后(而不是事前)可预测性。(以上摘自《黑天鹅》)“黑天鹅事件”听起来似乎有点恐怖,但不必害怕,实际上我们的历史本质上就是由一系列重大的且不确定的事件驱动才不断向前发展的。例如二十世纪初的经济大萧条、一战、二战,这些都是“黑天鹅事件”,对当时所有人来说都是无法想象和不可预料的。还比年的金融风暴、年的“9-11事件”、年的中国雪灾、汶川地震等等,以及正在经历的新冠疫情,也都是“黑天鹅事件”。在事件发生之后,将有无数专家学者对这些事件进行分析、总结,并归结于某些具体原因,从此认为事件是可预测的、损失是可以减小甚至避免的。但纵观历史发展,我们常常是过于乐观并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严重低估了“黑天鹅事件”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灰犀牛事件”是与“黑天鹅事件”相互补足的概念,怎么理解呢?“黑天鹅事件”是罕见且意外的风险,而“灰犀牛事件”是指太过于平常以至于人们都习以为常的风险,常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黑天鹅”是小概率但影响巨大,而“灰犀牛”是大概率且影响巨大。关于“灰犀牛事件”也是在美国女作家米歇尔.渥克的《灰犀牛》一书中有详细论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读一读。“灰犀牛事件”不像“黑天鹅事件”那样随机突发,而是在一系列警示信号和迹象之后出现的大概率事件。相较于“黑天鹅”,这只体形庞大且笨重的“灰犀牛”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因此看着温顺且毫不在意,一旦它发怒奔跑起来,会让你处于巨大的危险之中。米歇尔.渥克没有说错。很多时候,我们都能看到危机正向我们走来: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经济危机。但是我们什么都没做。(引自:马凯硕对《灰犀牛》一书的评价)这让我想起北京年的“7-21”大雨。为什么那么多人不关心有明显征兆并且显而易见的风险在悄悄走来。明明知道大雨要来了,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一遍又一遍的播报和通知,但还是有那么多人不听,该出门还是出门,该去旅游还是去旅游,从心里就认为这些风险和自己没关系。“7-21”那场大雨,造成那么多的人员伤亡,真的是让“灰犀牛”顶上天了。要是大家多一点风险防范意识,周末少出门的话,还会有那么多车那么多人被大水淹没吗?“黑天鹅事件”难以预测,但“灰犀牛事件”却有很明显的信号表征,不可排斥和否定这个信号,重视并且积极防范才是正解。

无论是“黑天鹅事件”的风险还是“灰犀牛事件”的风险,都是我们现实世界中必须要面对的事情,这在我们气象领域应该说是一种常见现象,最典型的就是气象灾害。有的灾害发生不可预测,有的灾害发生是我们没有在意。面对“黑天鹅”的出现我们要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和抗击打能力,面对“灰犀牛”的出现我们要提高警惕不可大意且防患于未燃。您是否同意这个观点呢?欢迎给我留言,一起讨论气象中的“黑天鹅事件”与“灰犀牛事件”,感谢您的阅读,再见。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用或者对你有所启发,欢迎转发。此外,读者交流群1已满员,为了响应读者朋友继续交流的需要,我将继续组建第二个“编外气象人”读者交流群。有兴趣先添加作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