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简介
北京科技大学(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Beijing,USTB),简称“北科大”,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为国家“工程”、“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设有“研究生院”和“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
学校于年由原北洋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国内著名大学的矿冶科系组建而成,初名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年更名北京钢铁学院,是全国首批成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年定名北京科技大学,年5月,学校首批进入国家“工程”建设高校行列。年,学校成为首批“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高校。年,入选国家“计划”。年入选首批“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导师简介
覃京燕,教授、博士。科研方向:信息与交互设计、工业设计、人工智能与创新设计、可持续设计、文化大数据、信息可视化、游戏设计、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化文化遗产研究、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等。长期从事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创新设计的工作,年在本科教学中开设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及人工智能与创新设计系列课程,开办信息与交互设计专业方向,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量子思维与创新设计方法,以及以意义为中心的交互设计方法,年开始从事“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创新设计”的研究,自年以来,至今已举办六届“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化+创新设计”国际论坛暨展览,一直在交互设计方法、基于大数据的用户研究及可用性工程、新媒体艺术与信息美学、智能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绿色IT可持续设计、大数据的信息可视化及可视分析、虚拟现实游戏设计等设计前沿领域从事设计实践及方法研究,为计算机科学、心理学、传播学等交叉学科引入可持续创新设计,将信息通信科技成果转化为交互界面用户体验设计的生产力做出了突出贡献,使我国信息交互设计与可持续设计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乃至世界领先水平。
王晓慧,副教授、博士、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信息与交互设计专业委员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会员。主要科研方向:设计与计算机交叉、情感计算、大数据处理与可视化、虚拟现实、交互设计、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CCF-腾讯犀牛鸟创意基金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1项、北京科技大学-台北科技大学专题联合研究计划1项、校级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面上项目1项、校级“十三五”规划教材1项、校级全英文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1项、横向项目多项;参与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自主研发的虚拟现实数字工厂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核电站、石化、检测仪器等工业领域。
魏 东,副教授、博士、中国高等教育摄影委员会会员、北京科技大学摄影协会名誉主席。主要科研方向:人机工程、现代信息与媒体技术研究、数字影像艺术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机械设计机械原理CAI系列软件(机械原理部分),主要研制人员。
北京科技大学视觉识别系统设计与研究,项目负责人。
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委员会网站设计开发,项目负责人。
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及网站设计开发,项目负责人。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网络多媒体界面的信息传达有效性研究,项目负责人。
王雪皎,副教授,博士。科研方向:视觉传达设计、设计文化、设计美学。长期从事视觉传达设计研究、设计文化研究,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2次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北京奥运会设计工作,北京年夏季奥运会导视系统设计主创设计师,北京年冬季奥运会导视系统设计项目主管。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14项,作为第一作者在CSSCI、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1篇,参编著作4部,设计作品获得国内外奖项10项,指导学生获省部级设计奖项,2次荣获北京科技大学“我爱我师-我心目中最优秀的老师”荣誉称号。
招生专业目录考试大纲
-设计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设计学(学术学位)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该科目考试满分为分,其中设计分析50分,设计表达分。
设计方法与设计策略规划
设计思维方法
设计造型方法
设计策略规划
系统全流程设计
设计调研
用户与受众研究
设计定位
服务系统设计
设计分析与验证
视觉表现与跨媒介表达
视觉语言的运用与设计造型能力
设计表达工具
信息可视化
跨媒介的视觉表现与整合
4.材料与加工工艺
1)材料特性与加工方法
2)材料、加工工艺与造型的关系
3)材料及加工方法在设计表达中的具体呈现
-设计理论
本大纲适用于设计学(学术学位)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考试科目由设计理论、设计史两部分组成。该科目考试满分为分,其中名词解释题50分,简答题60分,论述题40分。
1.设计理论部分
1)设计类型与特征
2)设计文化、设计美学等相关理论
3)设计与科技、艺术、经济的相互关系
4)设计思维与方法
5)人——机——环境系统与人机界面要素
6)静态、动态信息传递相关要素与设计方法
7)当今设计热点问题与未来设计发展趋势
2.设计史部分
1)中国工艺美术史
2)外国工艺美术史
3)世界现代设计史
近年分数线学费学制
设计学为学硕,学制为3年制,采用导师制,第一年修完所有课程,第二年开始毕业设计开题。
助学金:全日制非定向就业新生0.6万元/学年(含全日制定向就业考生中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新生)。
学业奖学金:全日制新生(含定向就业考生中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新生),第一年均享受奖学金1.0万元/学年,第二学年及之后享受的奖学金标准参见《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管理办法(修订)》
BOOK
参
考
书
目
[1]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中国青年出版社,
[2]中国工艺美术史,田自秉,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
[3]工业设计史,何人可,高等教育出版社,
[4]艺术设计概论,李砚祖,湖北美术出版社,
[5]设计学概论,尹定邦,人民美术出版社,
[6]人机工程学,丁玉兰,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7]工业设计人机工程,阮宝湘,机械工业出版社,
联系我们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