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年ldquo拯救东非大裂谷的 [复制链接]

1#

年新年伊始,“拯救东非大裂谷的黑犀牛”野外科研首发队从北京出发,前往肯尼亚。我们的科考队员带着对非洲广阔稀树草原、动物狂野世界的憧憬,开始了这10天“说走就走,但意义非凡”的行动。这次科考活动致力于保护濒危野生动物,为国际野外科研活动带去中国人的一份力量。

科研活动选定在肯尼亚北部的帕杰塔自然保护区内进行,队员在野外生活工作10天,开展一系列野外动植物科研与监测活动:目睹了大群羚羊角马狂奔,抚摸了世界上最后一头北方白犀牛,测量了金合欢树的生长情况,观测了非洲象的迁徙路径等等,辛苦快乐着,徜徉在野生动物的世界里,为保护更多的野生动植物贡献自己的力量。

野外科研队员们在帐篷内进行科考项目说明介绍。

科考队使用GPS定位标注,编号校验,植物生长数据测量,生物多样性观测。

借助GPS坐标定位的指引,深入金合欢树林采集动植物样本。

科考测量工作精细且严谨,每位队员都在一丝不苟的忙碌着。

所有测量结果都会录入数据库系统,野外科研与监测贵在坚持。

队员借助定向跟踪无线电信号,追踪隐匿在丛林里的狮群。

探访最后一只北方白犀牛,见证一个濒危物种的衰亡。

队员们探访这只叫“SUDAN”的43岁北方白犀牛,它是这个物种延续的唯一希望,同时也是人类私欲造成的恶果。

这棵树下的每个墓碑都葬着被盗猎者杀害的犀牛,每年这样的盗猎还在继续发生,我们的科研保护行动意义重大。

队员们干劲十足,继续我们在肯尼亚稀树高草平原的科考之路。

穿越10公里的稀树大草原,采集野生动物样本,寻觅大象、犀牛、羚羊、疣猪、水牛活动的痕迹,甚至连鬣狗的粪便都不放弃。

跨越赤道,同一时刻在南北半球留下我们年轻的足迹。

科考活动期间还组织队员进行社会调查,与当地学校的师生进行文化、学习交流。

YoucallitAfrica,wcallithom!非洲,这个我们驻留10天的自然家园---带给我们晒黑了的皮肤、夜幕下野兽的嘶吼、互助互爱的团队生活、追随野生动物狂奔的脚步。。。有笑有泪,有陌生有不舍,留在每个队员心中是永久的回忆,历久弥新。

下面来分享一些科考之余的野外生活片段吧。

助厨是个钓鱼能手,营地里没有天价海鲜,但却每日花样翻新,飘逸着各种美食的香气。

保护濒危的黑猩猩也是我们的活动之一。

野外科研团队工作安排非常繁忙。营地的服务人员,以及安保工作相当专业。

队员门看到动物时激动的小心情,瞬间展现无遗。

队员的非洲草原生日PARTY。

科研的战斗力同样来自于胃,科考结束,情谊不止。

科考期间营地的这堆篝火从未熄灭过,这片土地上野外科研的任务仍将继续。我们在世界各地的行动就像这堆篝火,传递着希望和能量。将保护全球环境,立足野外科研的火种传递,散播四方,更希望这颗火种能交托在你的手上。

守望地球东非大裂谷科考首发队年丙申猴年初。

联系方式

杨老师

-

手机:

邮箱:yang.dong.hao

fsco.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