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阿里养了三年的ldquo犀牛rdq [复制链接]

1#

9月16日,阿里巴巴集团(以下简称“阿里”,股票代码:IXICBABA)潜行了三年的全球首个新制造平台——“犀牛智造工厂”正式于浙江杭州亮相。

据阿里宣称,这是其率先在服装行业开始的新制造探索,是服务于中小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制造平台改造的“样板房”。

阿里智造平台负责人伍学刚向媒体介绍,“犀牛工厂”先从服装业切入,专接小订单,为中小商家、产业带、创业者服务。通过借助阿里数字化的强大能力,对传统服装供应链进行了柔性化改造。将行业平均件起订、15天交付的传统流程标准,大幅削减为件起订、7天交货。这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小单量、多批次、高效高品质的生产选择。

伍学刚希望通过阿里的数据处理能力帮助中小企业从繁重生产中解脱出来,让创业者专注自身优势和业务创新,从而具备与大企业竞争的关键能力。

不过也有一些问题尚未从“犀牛工厂”的身上看到解决方式。

1

-THEFIRST-

问题一:

智能化改造的“犀牛”会去向何方?

“按需定制”是阿里实现智能制造的终极目标,但这个目标最终是否能够真正平顺实现,目前尚不可知。不过,人们似乎可以从犀牛身上窥见部分端倪。

犀牛智造平台负责人伍学刚在采访中曾介绍说,之所以要从最简单的服装行业进行切入,一方面是因为服装是个巨大产业,国内市场高达3万亿元,是消费品市场最大的行业之一;另一方面则是服装行业是简单制造,且服装行业受外部波动更大,“因为服装的时尚属性,受到潮流、天气等因素影响,以产定销必然会造成巨大浪费,每年浪费数千亿元。”

传统的服装制造是“以产定销”,生产厂家一般会根据生产线的能力及历史经验来确定产能,提前半年左右组织生产。对于淘宝的中小卖家来说,想要去厂家下单,起码要件起订,至少1个月后才能收到货。而这种采购方式在遇到新的流行趋势出现时,很难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

犀牛工厂则不同,根据伍学刚的说法,犀牛工厂已经和淘宝上多个中小商家进行试点合作,一步一步跑通了小单起订、快速反应的柔性制造模式,同时通过洞察需求和数字化制造,让商家真正做到了按需生产。“从5分钟生产0件相同产品,到5分钟生产0件不同产品。犀牛工厂将行业平均件起订、15天交付的流程,缩短为件起订、7天交货。相较其他工厂,犀牛能够缩短75%的交货时间,降低30%的库存,甚至减少50%的用水量。在试点运营2年多时间里,犀牛工厂已累计为位淘宝天猫商家、主播、时尚达人等提供生产服务。”

但这真的可以说是“犀牛”特殊之处吗?

一位在浙江和广东等地从事多年服装采购的人士向《企业观察报》透露:“其实服装业的整个柔性化改造早就开始了。”

服装定制,在广东很多地方就有工厂能做。印刷方式、面料、款式可以供卖家任选,根据所提供图样,大概4到5天就可以完成件左右的单子。如果不纠结看样衣,一些设备重组、员工素质好的厂家3天就能完成生产。至于能在20天完成制造复杂度更高的冬装,在浙江的工厂也有不少,而且绝对可以保证质量。所以阿里这头“犀牛”,在他们这些已经搞服装工业互联网多年的人眼中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亮点。

毕竟服装制造是中国第一个全面过剩的工业门类,在没有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这些概念的二十年前,中国服装行业已经在向“小单快反”的柔性制造慢慢转移。小单指的就是订单的起做量越低越好,可以降低整个产品周期的库存。现在很多玩小单的工厂,自己囤面辅料,只要有一套数码印花设备就可以做,部分小厂更是可以“1件起做”;快反主要指后续追加订单要尽快响应。结合小单,就能让销售商在有流量时有货卖,没流量的时候没库存。

在他看来,这种“小单快反”式的柔性制造,对于销售商来说优势就已经很明显。该模式还可以应用在其他一些门槛低、轻库存的轻工制造行业中,可以向消费者推更多产品增加流量转化的同时,维系一个较高的现金流安全系数,使销售商不至于像凡客当年被库存拖死。反观工厂方面,销售商的健康意味着自己的现金流安全。且“小单快反”的账期短、单笔结算金额小,销售商赚钱周期短,付钱会更加平顺。

他也认为,柔性化改造是中国整个轻工制造业的未来方向。对于阿里牵出的这头“犀牛”他并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