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http://www.bdfyy999.com/m/本文乃作者胖胖聊文化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周代玉雕继承了商代的技艺并加以发展,如片状雕就留存很多。还出现了夔龙、舞人型等玉佩。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夔龙玉佩,雕饰蟠龙纹、蛇纹、涡云纹等,有繁复之美。在宝鸡茹家庄出土有鹿、牛、虎、兔、鸟等片状玉雕,其中有三件玉鹿最有名。鹿在古代是很重要的,美丽的“丽”字,繁体写法就是从鹿形来的。古人嫁女用鹿皮为陪嫁礼物,这就是称夫妻为“伉俪”的由来。
《左传成公十一年》:“已不能庇其伉俪而亡之。”孔颖达疏:“优俪者,言是相敌之匹偶。”
为什么鹿和美丽、婚姻有关呢?这是由它的生殖习性决定的。每年雄鹿会长出长长的鹿角,追逐雌鹿,一起繁殖后代。这在古人眼中自然是和人类的婚姻一样的。
周代玉雕
三件玉鹿大中小各不同,神态也在相似中各具特色。最大的那匹鹿抬着头,扬着耳朵望向前方,又一只小鹿回首张望,四肢倾斜,似乎遇到了危险,随时准备飞奔。最小的鹿也是回首而望,从容站立,并不惊慌。当时的那位无名艺术家夸张了它们带着枝杈的鹿角,使其或竖或曲,富于变化。概括了它们的肥硕身躯,以及顾盼的瞬间动态。技法上是先刻出大轮廓,再用线强调眼和嘴、腿部,洗练而姿态自如。
战国时期也有玉圆雕,如鲁国曲阜故城曾出土一件青玉马,高仅5.6厘米,是动人的一只小马驹。它四足很短,而身体十分肥硕,腹部刻画几条线条,突出了肌肉的感觉,竖着的小耳朵,更显可爱。石雕周代也有。安徽寿县朱家集出土一件战国石卧牛,回首,蜷腿,似正在水塘中打滚,抓住了水牛生动的姿态,是可贵的生活气息的表现。
玉圆雕
商周时代进人了青铜器的高峰期,产生了不少以动物为造型和纹饰的青铜器,在中原和南方都有发现,包括牛、羊、马、虎、大象、犀牛、豕,甚至兔、鸭、枭、鹰、鸳鸯、鱼都有以圆雕技法制作的造型,龙、凤、牛、鹿、兔、蚕、蛇、蝉、鱼、龟、鸟等也都常见于浮雕、线刻装饰。而且鸟和兽往往组合在一起,更显神奇怪异。如四羊方尊等,既继承了原始时代陶塑的艺术元素,又有青铜时代的狞丽美感。它们所表现的是神权、宗法社会的秩序和审美风尚。
青铜器商周时期
湖南宁乡县在抗战前后陆续出土了不少商代青铜器,被称为宁乡青铜器群。它们大多和中原殷墟的青铜器特征相似,但多不是从墓葬中出土,而是被单个发现。学者们认为,它们可能是商代的某诸侯国祭祀山川的遗存,也可能是由商代贵族从中原带来的。四羊方尊就是这其中的--件,它出土于宁乡县黄村的转耳轮山,它的遭遇充满了坎坷。
年,当地一位农民姜景舒上山挖地。忽然,铲子碰在硬物上,发出“当”的一声,同时迸出一块锈铜片,再往下深挖,发现下面有一件很大的铜器。这件瑰宝终于重现人世。后来,一名古董商把它购买下米,企图变卖,被当时的湖南省政府知道后予以没收,然后交由湖南省银行保管。不久日军侵略长沙,湖南省银行迁到了湖南西部的沅陵。然而沅陵遭日军飞机的轰炸,它被炸成了二十多块碎片。直到年,经过文物修复专家张欣如的精心修复,它才恢复原貌。后来国家博物馆将它征调到了馆内保存,目前是该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宁乡青铜器群
四羊方尊高58.3厘米,重34公斤,方形口,四条边边长52.4厘米,但因为尊体附有四只大羊,取得了平衡的效果,所以整体造型显得雄奇不凡。四只大卷角羊逼真地突出尊体,脚踩在地上。羊,是吉祥和善良的象征。“祥”和“善”字都由“羊”字组成。“美”字也是由“大”、“羊”两字组成。我们从羊的塑像中正可以体会到真善美的结合。羊的身上还有鳞纹,腿部装饰长翎冠的鸟,卷足上还有夔纹。这是神异的羊,是真正大吉祥的象征。
鸟兽等多种纹饰结合为一体,似是隐喻着阴和阳、天和地的组合,与原始时期的飞龙长出利爪、长角等的思维是一致的,在当时最为流行。羊身上可以有鸟和鱼鳞,有夔龙,自然可以飞行、泅渡,这些平添了它们的威猛之气。我们在别的青铜器上还能看见象。鹗身上也有夔龙、鸟、蛇,虎身。也有鳞甲,所以鹗可以如虎一般勇猛,虎可以飞翔四羊方尊的肩部是纠缠的四条龙,每两只羊之间间以龙头,四羊、四龙蕴含着四季吉祥、尊贵的意义。尊颈部还有夔纹、兽面纹、蕉叶纹。
四羊方尊
它采用合范法铸成,尊的边角和每一面的联合处都有长棱脊,可能是为了掩饰合范的痕迹,同时也是加强方尊的气势。四只羊的羊头是立体圆雕,羊身是浮雕,加上尊体花纹的线条,整个架构结合得十分完美。无论是装饰技艺还是内涵,四羊方尊无愧是国之重宝。
这件青铜器皿上展现的是惊心动魄的一幕。它并不太高,仅仅35.7厘米,却让人触目惊心。这是湖南省安化县出土的一件铜卣(带提梁的盛酒器),它铸造的形象十分奇特:一头猛虎蹲踞于地,张开森然巨口,獠牙呲露。虎身遍布夔龙、卷云纹和鳞甲纹,巨足和长尾稳稳支撑着身子。在虎身的盖子上立有有角小兽,提梁两端有兽头装饰。最令人惊讶的,是一个青年男子双足踏在虎爪之上,头被巨大虎口衔住,双手搂住了虎身。他的身上也满布花纹,像是纹身。
铜卣
这个铜卣展现的是狞厉之美。虎和人相偎相依,难道只是装饰,或者还蕴含着什么深奥含义?早期的学者都认为,它表现了猛虎食人的凶恶,是奴隶主在精神上恫吓、镇压奴隶。但忧伤的人脸色平和,并无惊骇之状。也有人说,这是可以祛除不祥的猛虎在吞噬恶鬼,但是卣上的人并不像是面目狰狞的鬼怪。所以有人说,卣上的人是巫师,猛虎是虎崇拜的象征,是神异,代表宇宙天神,代表对于不祥之物无坚不摧,人把头伸人虎口内,是表示人和天神的沟通,可获得灵异的力量。这个说法可能比较接近实际。着名的商代司母戊大方鼎,其耳部轮廓就是一对虎纹,中间有人头,似被虎吞噬一般。四川三星堆也有一件龙虎尊,在腹部也有虎头和人面的纹样。他们也许都和这件卣有同样的含义。
在商代的青铜器中,虎食人卣仅有两件,其中一件已经流失到日本泉屋博物馆,与之相似的另一件则流失到了法国巴黎东方艺术馆。
参考资料《中国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