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清风丨以思患而豫防之新华社客户端 [复制链接]

1#

治病于初萌,防患于未然。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到底哪一位医术最好呢?”扁鹊回答:“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说:“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未发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传于乡里;而我治病,是在病情严重之时,所以大家认为我的医术高明。”在中医看来,优秀的医生是在未发病时事先铲除病灶。同理,对于任何事情,防患于未然都是最经济有效的策略。

早在西周时期,《易经·既济》就提出“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告诫后人要总想着可能发生的祸害,预先做出防范。西汉的司马相如则认为,“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不忽视一个风险、不放过一个隐患,才是避免小灾酿成大祸的明智做法。否则,就难逃临渴掘井、江心补漏、患至呼天的命运。

防患于未然要增强预见性,“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事物的发展变化总是有迹象可循的。正所谓“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千里长堤,会因为小小的蚁穴而崩塌,百尺大的屋子可能因为烟囱冒出的火星而被烧毁。增强预见性,就要求我们通过个别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看到事物发展的趋势,提前动手,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下好防范风险的先手棋。

防患于未然要提高底线思维,凡事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努力。灰犀牛体型笨重、反应迟缓,你能看见它在远处,却毫不在意。一旦它向你狂奔而来,定会让你猝不及防,直接被扑倒在地。这种太过于常见以至于人们习以为常的风险,被称为“灰犀牛”事件。提高底线思维,就要求我们在见到“灰犀牛”时就提高警惕、密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