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犀牛读史之沉得住气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有效的医院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代王刘恒,高祖季子,分封代国。母,薄姬,初嫁魏王豹,相士许负相曰:将生天子!魏豹喜,背高祖,为高祖所俘虏,后被杀。豹,自以为老婆能生天子,他就是天子老子,不成想老婆是给别人去生天子。一句相言,沉不住气!

薄姬有姿色,诏令入宫,生子刘恒。虽有子,少见高祖。吕后当政,幽杀高祖嫔妃。薄姬母子不受高祖宠爱,因祸得福,吕后允出宫,往代地。缺失父爱的童年与宫廷险诈的环境养成了刘恒隐忍、谨慎、步步小心、轻易不决断、喜怒不形于色的性格,常以弱示人。吕后末年,大肆诛杀皇子,高祖诸子先后被杀、自杀,仅剩淮南王刘长与代王刘恒。刘长孤儿,为吕后抚育,故免死。吕后诏令刘恒就藩赵国,汉初,赵国称王者,咸死!先后数代赵王死于非命。诏令到,刘恒巧拒,答:愿为嫡母守边疆。刘恒素以仁弱不争孝悌母亲而闻名天下,故吕后应允。

吕后亡,诸臣与刘氏皇族尽灭吕氏。周勃陈平等商议选立新皇,以仁、以善、以不争、以不威为标准。刘恒受到皇族和内外臣僚的一致认可,继位大统,是为汉孝文皇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的开创者。

从代王到皇帝,一路走来,文帝在诸多大事前表现出非凡的智慧和沉稳的作风,凡事沉得住气!任尔风浪起,我自有我道!聊以几件史载事件,品读沉稳的文帝。

一、沉稳登基

吕氏诛灭后,选立代王称帝,喜讯传到代国,代国臣僚兴奋异常而代王冷静异常。从小不被重视,兄弟多被诛戮,长期远离政治中心的代王对突然的天降大任,恐惧、疑虑多于欢喜,此事是真、是假?此行是福、是祸?不可高兴的过早,还需谨慎行事,沉得住气!连夜召开朝会,大臣各抒己见,中尉宋昌认为“事属实,当即行,毋疑虑。秦末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惟高皇帝威加海内定鼎九州,刘氏江山乃天命所归。高皇帝分封子弟,刘姓诸侯封国犬牙相制,可谓磐石之固,且当今天下,人心思稳,敢做祟作乱之辈少有。代王作为高皇帝存世的长子,又素有贤名,继位大统是不二人选,大臣们请您去做国君定不会有诈。”郎中令张武则不然,说“长安大臣,都是跟随高皇帝打天下的功臣,个个胸有韬略腹有甲兵,愿大王静观其变,不可贸然前往”。代王静默,无决断。回宫问母后,仍无断。百闻不如一见,百问不如一探,派最为信任的舅父薄昭赴长安探究虚实,命其听察大臣迎立登基的全部程序,昭回曰:可行!代王方赶赴长安。至京郊,诸臣迎候,绛侯周勃请见言,宋昌代答: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无私!史称“面折周勃”,绛侯周勃是诛灭吕氏和迎立文帝的首要功臣,但面对如此功勋的人,文帝沉得住气,不仅不急于见,而是巧妙的拒绝,古来勋臣易倨傲,君主必须沉得住气,方能驾驭。

绛侯“上印玺”,文帝曰:不急,至代邸(代国驻京办)再议。时,长辈中叔父楚元王仍在世,兄弟中有淮南王,高祖孙辈有为者甚多,且后少帝(惠帝子)仍居皇宫,急于入宫显得毫无城府,代王以退为进,拒印玺不入宫,再三辞让不就位,大臣三请且清宫室方应允即位,沉得住气!

代王一番操作,诸臣心叹:吾等眼拙,代王非弱,乃假示人尔!自此后无人敢小觑文帝。

二、袁盎谏尊卑

某日文帝携皇后和慎夫人至上林苑,慎夫人是文帝宠妃,礼节用度常与皇后同,时与皇后并排坐。这次安排座位,袁盎故意把慎夫人座位安置在后排,慎夫人看后,怒!文帝见了,怒!起,入禁中。虽怒,但并未就此下结论发任何的惩处指令。虽也一怒为红颜,但咬牙忍了,沉得住气!随后,袁盎主动请见,曰:我国乃礼仪之邦,一定要讲究尊卑,陛下已立皇后,后宫妃嫔均当以皇后为尊,慎夫人与皇后平座是对皇后不敬。陛下您喜爱慎夫人,可多赐金玉,但不能因您的喜爱就毁坏尊卑的秩序规矩。陛下忘乎邪!文帝听到人彘二字,马上明白了,史书载“上乃悦”,随即把慎夫人叫来,将此番道理讲述给慎夫人,慎夫人也想通了,赐袁盎一笔赏金。

三、冯唐辱帝

汉初,匈奴数为边患,文帝年间尤为甚。某日文帝出行,路经中朗署,见一老者,因朗署少有老者,故停车攀谈,老者答:名冯唐,代国人。文帝任代王多年,故国人相见,甚感亲切。文帝忆当年,说他代国时的尚食监(伺候饮食的内臣)经常给他说,赵国有位大将叫李齐,在巨鹿之战中非常勇敢,讲了许多关于李齐的故事,所以对李齐映象很深,不知道老先生是否知道李齐。冯唐答: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文帝问:何以知之?冯唐答:吾祖与李牧交,吾父与李齐好,故自小熟之,相较之,李齐逊廉颇、李牧多矣!文帝感叹: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吾岂忧匈奴哉!冯唐答: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文帝听言大怒,走了,但文帝虽怒却依旧没有当场责罚,先回屋思索一番再说。老叟谤言,然我能忍,沉得住气!随后叫回冯唐“公奈何众辱我,独吾闲处乎!”老先生为何当众羞辱我,你就不能在没有人的时候给我讲这个话吗。你给我说说我为什么不能用廉颇李牧。冯唐一番对答,为文帝释疑,随后便有了“持节云中,遣冯唐,赦魏尚”的故事。

文帝即位时年方23岁,在位23年,开创了秦亡后的第一个盛世。不论是即位之初还是执政后期,一贯秉持宽以待人,沉稳处事的风格,不论是面对大臣还是小吏,让人说话,容忍逆言,虽有怒气但绝不在盛怒之下做结论,怒而不论,怒而不断,沉得住气!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