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挂壁公路悬崖上凿出的致富希望天眼新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哪里效果最好 http://www.znlvye.com/

毕节试验区山高谷深,曾经被重重大山“包裹”着的毕节人民出行不便,“困”在大山里的人们盼路、盼路……
  赫章县白果街道(原为白果镇)石板河村地处深山之中,交通不通,在重重大山的阻隔下,几乎与世隔绝。上世纪90年代,石板河村由于信息闭塞、资源匮乏而显得落后,人们的生产生活严重受阻,出行困难,困厄于大山深处,与外界相比显得格格不入。
  

党的领导力量是无穷的,群众的力量也是无穷的。社会主义善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石板河村村民们众志成城、紧密团结起来,战天斗地、共克时艰,用钢钎、錾子、大锤、雷管、炸药、绳索、洋铲等传统的工具,在笔直的悬崖上一錾一锤、历时近三年凿出一条通达外界的公路,冲破危岩峭壁,走出山外。
  8月13日,记者一行和白果街道及石板河村干部群众一起来到位于石板河村川沟组的“挂壁公路”探访。

无路可走穷则思变
  上世纪90年代末的石板河村偏僻落后,村民出行只能靠双脚或者马匹。那时的石板河村,去外面有两条路:一条是山路,从周家坡组经湾子组到犀牛塘村简家冲,一路翻山越岭;另一条是水路,从川沟组河沟沟底经手扒岩到柜子岩村岔河组,一路跋山涉水。然而,断壁陡崖众多,村民从村委会去镇上要走四五个小时,途中更是危险重重。
  

“早上去时天不亮,晚上回来月上屋。”要买生活用品及化肥等农用物资,只能靠人背马驮,有时马和物资都掉到岩下。有些村民做木板凳,要背到集市上去卖,单程就要走5个小时,回来时累得精疲力尽。镇干部到石板河村开展工作,要花一天时间,回到家脚都是颤抖的。
  行路难,路难行。路不通,导致水、电不通,当地村民居住的大多树都是家徒四壁的土墙房、杈杈房、茅草房,生产生活极为艰难。自然环境恶劣、生产力低下,石板河村村民靠包谷和洋芋度春秋,发展无路。 

年10月,石板河村一位唐姓老人做寿,特地请人从集市买菜驮回家招待。驮马走到梯子岩上,马摔下悬崖死亡,做寿的食材全部滚落。“石板河村再这样闭塞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王连科见证了唐姓老人那个不愉快的生日,沉思良久,觉得出村的山路和水路实在太危险。
  无路可走,村民贫穷,穷则思变。打通路,群众才有出路。于是,王连科召集村“两委”干部共同商量,毅然提出要修一条“出山路”,大家一拍即合。自此,大家向山要路,向川沟大岩“宣战”。
  

宣战绝壁打通出路
  年11月,在村“两委”党员干部的带领下,石板河村的余名各族同胞化身愚公,在川沟大岩的绝壁上,轰轰烈烈地开启了漫长而艰苦的凿路征程。
  在缺乏现代化建设机械的条件下,当地干部群众使用传统的铁锹、大锤、洋铲、钢钎、錾子、绳索等工具,筹备雷管、炸药,在悬崖绝壁之上开凿。
  打穿山岩修公路,是何等的英雄壮举?!穿行“挂壁公路”,向上看,是笔陡坚硬的岩石;向下望,是令人心惊胆颤的深谷。一锤一錾,考验着修路人的胆大心细与毅力耐力。
  

悬崖上凿路不仅异常艰苦,而且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53岁的村民黄启富回忆说:“有一次刚爆破完,村民唐兴方、殷开顺和殷开举进场施工,没料到碎裂的巨石一瞬间滚落,千钧一发之际,身为共产党员的退伍军人殷开举为了保护身后同伴,将他们及时推开,自己却不幸被巨石砸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其他人受了不同程度的伤。”
  回忆当年修路的情景,殷开举的妻子史洪情说:“丈夫走了我很痛苦,但这是他作为共产党员没做完的事,是他的心愿,他的命不能白丢,再苦都要打通这条路!”面对亲人的离世,史洪情表现出了大义和坚韧,她将悲痛转化为动力,毅然代替丈夫投入修路,大家无不深受鼓舞。
  石板河村村委会主任唐仁文珍藏许久的“公路指挥部登记本”中,记录着上千群众参与修路的点滴付出和决心:年正月初一,老村干部姚世学一早就组织大家上工,“趁年轻小伙都回家,正好给工程加进度。”村民彭能成说:“干!不修通路,死路一条。” 

从年11月至年6月,历时近三年,石板河村村民战天斗地、团结协作,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艰苦奋斗精神,终于打通阻隔村民出行的大山,修成“挂壁公路”米,其余岩段余米,合计完成7公里的出山路。
  山水如画走向振兴
  年6月端午节后,“挂壁公路”通车了。通车那天,石板河村男女老少无不欢呼雀跃,群众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如今,行走在石板河村,青山绿水美如画,漂亮民居鳞次栉比,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老百姓开启了幸福甜蜜的新生活。
  “挂壁公路’通车大大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该村村委会副主任闵诗学介绍,现在建筑材料能顺畅地拉进村里,家家户户修好了房屋,每天都有流动商贩载着新鲜蔬菜水果和生活用品开到村民家门口“吆喝”售卖,村民的腊肉、黄豆、鸡蛋等多种农产品也能快捷地卖出去,和没通公路的那个年代相比,村里发生了很大变化,村民的日子也是越过越好。

“挂壁公路’是一条‘志气路’‘脱贫路’,也是一道旅游线、风景线,不仅助推老百姓脱贫致富,也促使他们奋力走向乡村振兴。”白果街道办事处主任周遵龙说。艰险的“挂壁公路”成为激励石板河村群众自强不息、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致富路”,衔接乡村振兴的“振兴路”!
  石板河村因“挂壁公路”而名声大噪,四面八方的游客纷纷来此“打卡”,一睹“挂壁公路”的风采,感受山之大、水之灵、路之险、景之美。
  下一步,石板河村将以“挂壁公路”为引领,充分依托良好的自然风光和生态资源,大力推动党支部领办村社一体合作社,建设集观光、民俗体验等于一体的露营基地,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带动群众从容走向乡村振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通讯员陈泽劲 刘应尧

编辑顾野灵

编审李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