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作家看新区犀牛上的日子澎湃在线 [复制链接]

1#
白斑复色 http://www.yunweituan.com/npxdt/npxchy/1471.html
                            

一座产业新城,一方活力热土。今年4月,在杭州钱塘新区成立一周年之际,新区社会发展局联合杭报集团钱塘新区新闻文化中心启动了“作家看新区”征文活动。

征文活动一经推出,便在社会中引起热烈反响,陆续收到多篇佳作。即日起,钱塘新区报将选登部分优秀作品,以文字见证新区发展,讲述新区变迁,感悟新区魅力。

本期

作家

杨丽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家庭期刊集团原总编辑、编审,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诚壹创意写作中心副主任、首席作家,先后在《人民日报》《北京文学》等报刊发表作品余万字,荣获第六届徐迟报告文学奖、北京文学奖、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等。作品入选中央和国家机关推荐的好书。)

“犀牛”上的日子

罗马皇帝尤里安说:“条条大道通罗马。”

那时,罗马不过是个小城邦,似乎不论是谁,想去就可以去。可是,有人离罗马近,有人离罗马远,有人生在罗马。我是幸运者,钱塘新区成立一个月前,从广州移居杭州,我的创意写作中心就在新区。

钱塘新区的版图像只犀牛,钱塘江水自牛颈穿过,划出一道温柔的江岸线。这片土地,凝结了江南山水的灵秀,有正在徐徐展开的最美“湿地江滩”和“生态绿谷”,以及令人神往的“叹花、观鸟、听潮”。

作为新钱塘人,我对“犀牛”的感受不止诗意。在丹桂飘香的日子,我和一位海归坐在一棵老桂树下喝茶。聊起办理居住、医保、人才补贴手续,他说在钱塘新区办事太爽了,刚回来时,想想办各种繁杂的手续就打怵,结果走进新区行政服务中心,接到一张表,上边列有落户、医保、公积金缴纳等35项的“菜单”,只要在上面做一下选择,仅跑一次就办完所有手续。不仅如此,这些资料纳入“人才信息库”,去其他部门办事无需再次提交资料。

“犀牛”带给我们新钱塘人以幸运。我跟堂侄说起这事,让他嫉妒不已。入了美国籍的堂侄被北方作为人才引进,办这些手续在人社、公安、科技等部门辗转奔波一个多月,不但如此,每年都要办理外国人工作许可证。

桂花三三两两飘落在海归肩头,桂香浓郁。我说钱塘新区是头犀牛。“是吗?”他在手机查看一下,笑着说,“你不说,我没看出来,你说后一看还真像。美国版图也像犀牛,那头犀牛像在夏威夷仰面朝天地晒太阳。新区这头犀牛在奔跑,我选对了。”

一位老友独居“犀牛”之头——下沙,医院,我闻讯赶去探望。她说,前几天骑电动车遛弯,突然昏迷过去,不省人事。醒来时,医院,守在身边的是儿子。原来她昏迷后有人打电话叫来救护车,医院。她没带任何证件,连手机也没带。医院这边抢救,那边请交警调取出电动车资料,查到电动车登记的手机号码,联系上她远在哈尔滨的儿子……

老友感叹自己死里逃生,我却想起另一件事。几个月前,我去“犀牛尾部”的江海湿地游玩。江海湿地是钱江潮的起潮地,岸线长达20多公里。这里有多种鸟类,或栖息在随风摇曳的苇草丛,或飞翔于铺满霞光的水面,到处是一片脆鸣的鸟叫声。

出来时已暮色四合,我怎么也找不到电动自行车钥匙,这可怎么回去?一位黝黑瘦削的男人走过来:“你是找车钥匙吧?在这呢,你的车没锁,我帮你锁上了。”

我望着他,感激得不知说什么。这是怎样的一块土地?不经意间就可以感受到爱与善意。

春节,我回到广州探亲,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滞留在穗。每日行走于缓缓流淌的珠江岸边,三月木棉枝干漆黑如铁,满树红硕沉重的花朵高举向碧空;温润的南亚季风轻拂,拂不去我对千里之外“犀牛”的牵挂。

4月8日武汉“解封”,数万武汉人分成两股洪流,直奔“长三角”和“珠三角”。我几次问物业,武汉朋友进入小区需要办理哪些手续?他们除要去街道报到之外,一概不知,说“没有接到街道或相关部门通知”。在网上也没找管委会相关规定,我有些担忧。

这天,手机上的“钱塘新区发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